《明史之卷八十五》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VIP

《明史之卷八十五》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八十五》原文 席书(弟春 篆) 霍韬(子与瑕) 熊浃 黄宗明 黄绾(陆澄) 席书,字文同,遂宁人。弘治三年进士。授郯城知县。入为工部主事,移户 部,进员外郎。十六年,云南昼晦地震,命侍郎樊莹巡视,奏黜监司以下三百余 人。书上疏言:“灾异系朝廷,不系云南。如人元气内损,然后疮疡发四肢。朝 廷,元气也。云南,四肢也。岂可舍致毒之源,专治四肢之末?今内府供应数倍 往年,冗食官数千,投充校尉数万,斋醮寺观无停日,织造频烦,赏赉逾度;皇 亲夺民田,宦官增遣不已;大狱据招词不敢辩,刑官亦不敢伸;大臣贤者未起用, 小臣言事谪者未复;文武官传升,名器大滥。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 吏当之,此何理也?汉遣八使巡行天下,张纲独曰: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今樊莹职巡察,不能劾戚畹、大臣,独考黜云南官吏,舍本而治末。乞陛下以臣 所言弊政,一切厘革。他大害当祛,大政当举者,悉令所司条奏而兴革之。”时 不能用。 武宗时,历河南佥事、贵州提学副使。时王守仁谪龙场驿丞,书择州县子弟, 延守仁教之,士始知学。屡迁福建左布政使。宁王宸濠反,急募兵二万讨之。至 则贼已平,乃返。寻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中官李镇、张旸假进贡及御盐名敛 财十余万,书疏发之。嘉靖元年改南京兵部右侍郎。江南北大饥,奉命振江北。 令州县十里一厂,煮糜哺之,全活无算。 初,书在湖广,见中朝议 “大礼”未定,揣帝向张璁、霍韬,献议言: “昔 宋英宗以濮王第十三子出为人后,今上以兴献王长子入承大统。英宗入嗣在衮衣 临御之时,今上入继在宫车晏驾之后。议者以陛下继统武宗,仍为兴献帝之子, 别立庙祀,张璁、霍韬之议未为非也。然尊无二帝。陛下于武宗亲则兄弟,分则 君臣。既奉孝宗为宗庙主,可复有他称乎?宜称曰 ‘皇考兴献王’,此万世不刊 之典。礼臣三四执奏,未为失也。然礼本人情,陛下尊为天子,慈圣设无尊称, 可乎?故尊所生曰帝后,上慰慈闱,此情之不能已也。为今日议,宜定号曰 ‘皇 考兴献帝’。别立庙大内,岁时祀太庙毕,仍祭以天子之礼,似或一道也。盖别 以庙祀则大统正而昭穆不紊,隆以殊称则至爱笃而本支不沦,尊尊亲亲,并行不 悖。至慈圣宜称皇母某后,不可以兴献加之。献,谥也,岂宜加于今日?”议既 具,会中朝竞诋张璁为邪说,书惧不敢上,而密以示桂萼,萼然其议。三年正月, 萼具疏并上之。帝大喜,趣召入对。无何,诏改称献帝为本生皇考,遂寝召命。 会礼部尚书汪俊以争建庙去位,特旨用书代之。故事,礼部长贰率用翰林官。是 时廷臣排异议益力,书进又不由廷推,因交章诋书,至訾其振荒无状,多侵渔。 书亦屡辞新命,并录上 《大礼考议》,且乞遣官勘振荒状。帝为遣司礼中官,户、 刑二部侍郎,锦衣指挥往勘,而趣书入朝益急。比至德州,则廷臣已伏阙哭争, 尽系诏狱。书驰疏言:“议礼之家,名为聚讼。两议相持,必有一是。陛下择其 是者,而非者不必深较。乞宥其愆失,俾获自新。”不允。 其年八月入朝,帝慰劳有加。逾月乃会廷臣大议,上奏曰: 三代之法,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自夏历汉二千年,未有立从子为皇子者也。 汉成帝以私意立定陶王,始坏三代传统之礼。宋仁宗立濮王子,英宗即位,始终 不称濮王为伯。今陛下生于孝宗崩后二年,乃不继武宗大统,超越十有六年上考 孝宗,天伦大义固已乖悖。又未尝立为皇子,与汉、宋不同。自古天子无大宗、 小宗,亦无所生、所后。《礼经》所载,乃大夫士之礼,不可语于帝王。伯父子 侄皆天经地义,不可改易。今以伯为父,以父为叔,伦理易常,是为大变。 夫得三代传统之义,远出汉、唐继嗣之私者,莫若 《祖训》。 《祖训》曰“朝 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则嗣位者实继统,非继嗣也。伯自宜称皇伯考,父自 宜称皇考,兄自宜称皇兄。今陛下于献帝、章圣已去本生之称,复下臣等大议。 臣书、臣璁、臣萼、臣献夫及文武诸臣皆议曰:世无二首,人无二本。孝宗皇帝, 伯也,宜称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伯母也,宜称皇伯母。献皇帝,父也,宜称皇 考。章圣皇太后,母也,宜称圣母。武宗仍称皇兄,庄肃皇后宜称皇嫂。尤愿陛 下仰遵孝宗仁圣之德,念昭圣拥翊之功,孝敬益隆,始终无间,大伦大统两有归 矣。奉神主而别立祢室,于至亲不废,隆尊号而不入太庙,于正统无干,尊亲两 不悖矣。一遵 《祖训》,允合圣经。复三代数千年未明之典礼,洗汉、宋悖经违 礼之陋习,非圣人其孰能之。 议上,诏布告天下,尊称遂定。 帝既加隆所生,中外献谀希恩者纷然遝至。锦衣百户随全、光禄录事钱子勋 既以罪褫,希旨请迁献帝显陵梓宫北葬天寿山。工部尚书赵璜等斥其谬,帝复下 廷议。书乃会廷臣上言:“显陵

文档评论(0)

186****3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