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芣苢》--悦耳的劳动之歌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语文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芣苢》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劳动光荣”,主要围绕新闻传媒类作品,以及两首古诗,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对劳动生活的理解。学习《芣苢》、《插秧歌》这两首诗能够让学生了解辛勤劳动的优良传统,感受劳动的快乐,强化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推动劳动精神的传承。诗歌学习离不开朗读,这两首诗歌可以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感悟《芣苢》的画面美,体悟它的动态美以及《诗经》重章叠句的音律美。??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语文素养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对《诗经》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其表现手法了解很少,这需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去努力改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劳动意识逐渐淡薄,且缺乏对古代历史风俗的了解,难以体会诗中妇女们在和谐社会下,洋溢欢乐的劳动景象。
另外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手段比较单一,查阅资料仅限于百度,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知网等权威途径,查阅本诗相关信息。
初高中衔接阶段,朗读也是一个重要的训练内容。学习了第一单元的几首诗词,学生的朗读已有一定基础,本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强化和巩固。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诗歌,感受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领略诗歌语言的优美
2. 由言揣意,借助提示理解诗歌内容,理解劳动中蕴含的人情美和风情美。
3. 体会通过用词变化来拓展诗意的表现效果、表现作者心情的创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劳动中蕴含的人情美和风情美
2.体会通过用词变化来拓展诗意的表现效果、表现作者心情的创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劳动之音
视频资料(跨媒介)--学生欣赏劳动号子--来自电影《横空出世》中的《打夯号子歌》(1分钟)
教师提示:同学们,你们听过劳动号子吗?会唱劳动号子吗?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这是最悦耳的劳动之音。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劳动号子,它来自于电影《横空出世》,这个电影很真实地再现了先辈们当年制造原子弹的现场。???
(播放视频)
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劳动光荣”,刚刚这段视频生动的再现了先辈们劳动的艰辛和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诗经》中的国风部分也大都来源于老百姓原汁原味的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芣苢》,看看古人的劳动号子是怎样唱的?
二、由言揣意、品读诗意--唱劳动之歌
(1)30秒时间请大家自由朗诵本诗,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将这首诗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出来。最好能够节奏鲜明,语言押韵,翻译成诗的形式。
(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呈现讨论结果,利用希沃软件投屏功能及时投放学生的翻译文本,学生自主点评。)(2分钟)
明确:
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 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 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2)你认为诗歌中的劳动者在采芣苢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30秒)
明确:
劳动者们的心情是喜悦的,充满着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非常富有感染力。
(3)作者是如何通过创作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的?(3分钟)
理由:
①对“采采”二字的理解。课本注释说“采采”是“茂盛的样子”,妇女们去采摘车前子,看到车前子长得很茂盛,所以内心很高兴。“采采”二字作为形容词,确实有表达情感的作用。比如东晋陶潜《荣木》中有“采采荣木,结根于兹”,南朝谢灵运《缓歌行》中有“习习和风起,采采彤云浮”。这两首诗中的“采采”都是茂盛及光彩的意思。《芣苢》全诗中“采采”共出现六次,是一再赞美芣苢的繁茂及光彩夺目、逗人喜爱的样子,妇女们一边赞叹歌唱,一边动手采摘,心情一定是高兴的、欢快的。
②是采芣苢的动作。全诗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采”是总体描写,“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芣苢的信息。接下来的四个动词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一片片、一棵棵地拾取、摘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提起的衣襟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这六个动词的变化,表现了从发现芣苢到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采摘过程。读之完全能够想象到那种情境,也能体会到她们欢快的心情。
③是重章复沓的结构。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变化的,其余内容全是重复的,这是《诗经》中民歌的特色。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音乐效果,会产生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诗中没有具体写采苯苣的人,但读起来却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的确适合于许多人在一起欢唱。“采采”的反复叠唱,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3.1 百合花(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3.1 百合花(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6 芣苢(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6.芣苢(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7 乱世诗人的别样追求—《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2025年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额敏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高三下学期第八周周测物理试卷.doc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区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阜康市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