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6 芣苢(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6 芣苢(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芣苢 教材分析 《芣苢》系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第二单元第六课课文。 就单篇课文而言,《芣苢》选自《诗经·周南》,内容上是对周代南方妇女劳动场景的再现与歌颂,展现了《国风》富于生活气息,即兴而发的特点;形式上通篇只改换六字,将《诗经》重章复沓的特点演绎到极致;风格上明丽轻快,洋溢着平和自然之美。 就单元编排而言,《芣苢》是“劳动光荣”主题单元的倒数第二篇课文,与宋代杨万里的《插秧歌》共同组成第六课,都通过对真实劳动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辛勤劳动中的欢愉,繁忙农事中的情趣。使学生在通过新闻传媒类作品如第四课人物通讯与第五课新闻评论了解优秀劳动者杰出事迹、当代倡导的工匠精神后,回望古时人们劳动的场景,体味劳动中的美好与欢乐,感受劳动美德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传承与发展。 就必修教材整体而言,《芣苢》一课上承劳动主题,下启诗词体裁,该篇的教学起到了过渡二、三单元的作用。 学情分析 《芣苢》是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选入的新课文,但《诗经·国风》中的选文如《关雎》《蒹葭》同学们在初中时早有接触,故同学们在学习《芣苢》时应无畏难情绪。只需解决生僻字词便可明白所绘过程。但教师应从浅易中挖出深蕴,引导学生涵泳想象,置身于令人心旷神怡的劳动场景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相较初中课文多围绕爱情题材,高中教材所选作品跳出男女恋歌主题,而是反映老百姓最生活化的劳动情景,拓宽了学生的读“诗”体验。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诗经》的现实主义意义,人们之所以歌咏劳动,正是因为劳动是他们争取美好生活的方式。 而就形式特点而言,诗经六义等特点同学们也有所了解,但思及《芣苢》“每二句只换一字”的独特性,教师有必要再度强调该诗重章复沓的特点及其美感。此外还可就“采采”叠词,“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炼字进行赏析品味,引导学生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但在15分钟的课堂中我们着重解决学生学习的难点,即劳动之乐的体会,字词障碍的扫清只是通往只要目标的必要前提。 教学目标 1.?赏读《芣苢》,想象采摘场景。 2.?理解诗歌情感,体会劳动之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想象劳动场景,品味劳动之乐 难点:劳动情感的激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芣苢》,课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注意标红字词的读音。 (2)同学们喜欢读《芣苢》这首诗吗?这是一首关于什么的诗歌?那同学们能从中读出劳动的快乐吗? 同学们很诚实,根据昨天的学情前测,咱们班89.3%的同学不喜欢这首诗歌,或对这首诗无感。85.71%的同学不能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乐与美。 (3)那么大家不能从中感受到劳动之乐的原因是什么呢?老师就此做了调查。22.45%的同学在字词理解上有困难,73.47%的同学觉得缺少美感。那我们先来解决基础的字词问题。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懂大意 (1)哪些字词是同学们现在不看书上注释解释不出来的词? ①芣苢:现代叫做车前草,4-5月份采摘叶片鲜嫩可以食用,做汤做凉菜,7-8月份开花结籽以后可以入药,治疗不孕不育,帮助妊娠。 ②采采:“采采卷耳”“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汜。”繁密茂盛的样子,犹粲粲也。 ③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找两株小草)???④捋(luō):用手握物而脱取。 ⑤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⑥襭:把衣襟扎在腰带上兜东西。 三、悦读:涵泳其美,品味其乐 (1)字词解决以后能读出劳动的乐与美了吗? 【预设】从动词中,我读出了芣苢从少到多的变化,这是一种收获的快乐。 (2)还有其他的快乐吗?劳动的快乐真的只有收获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和劳动有关的视频。大家看李子柒的劳动,觉得她快不快乐?快乐来自于什么呢? 【预设】①清晨空手而出,携满手桃花而归。②桃花很美,空气很清新,乡村环境好。③家中有人等候,人情温馨。④没有其他的琐事,身体轻盈,心灵自由。 (3)同样都是劳动,为什么李子柒采桃花大家能感受到快乐,摘芣苢不行呢? 【预设】李子柒采桃花是视频! 视频本身有画面有色彩有音乐。而诗歌中的画面是隐藏的,需要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跃到先秦时期,去看看人们采芣苢的情景。 (4)接下来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再自由地读一读《芣苢》,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芣苢》的劳动之乐在哪里? (5)再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组内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心有灵犀,所感之乐略同。 【预设】①采芣苢的人是在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日欣然前往,全身心投入大自然,呼吸着天地间凉而润的空气,目之所及都是“采采芣苢”,大片大片开得茂盛的青翠的芣苢,让人望而生喜。亲近自然之乐 ②采芣苢的人也许是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结伴前往的。他们一起采摘时心中满是亲近自然的快慰,是收获渐多的满足,情不自禁哼起歌来,“双手翻飞,手口不停”在劳动的节奏和韵律中自自然然的就唱出了《芣苢》这首歌,他们时而齐唱,时而合唱,一领众和,欢声笑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海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并擅长诗词写作,喜欢搜集各科教学资料,与广大网友分享,以资教育教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