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专升本).docxVIP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专升本).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专升本)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开课学期:第1学期 实验学时:16 学 分:1.5 一、开课实验室: 医学影像与检验学院实验室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任务: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并能联系实际,分析有关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控制或消灭寄生虫病,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寄生虫形态特征,实验室诊断方法。 2. 熟悉寄生虫中间宿主、病理标本、致病。 3. 提高学生科研、动手能力,能联系实际,分析有关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四、考核形式要求 考核形式为形态学辨认,考核时间为10分钟。命题内容涵盖蠕虫卵、幼虫、医学原虫滋养体和(或)包囊的形态辨认,准备20张形态学标本玻片,随机抽取10张辨认。实验成绩100分记,实验考核占总成绩20%。 五、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学时 每组人数 实验要求 (必做或选做) 1 消化道寄生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姜片虫、绦虫、阿米巴、贾第虫) 验证 4 12 必做 2 肝吸虫、细粒棘球绦虫、丝虫、日本血吸虫 验证 4 12 必做 3 疟原虫、利什曼原虫、旋毛虫 验证 4 12 必做 4 弓形虫、医学节肢动物、肺吸虫、阴道毛滴虫 验证 2 12 必做 5 实验考核 综合 2 12 必做 六、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 消化道寄生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 姜片虫、绦虫、阿米巴、贾第虫)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虫卵形态特征。 (2)掌握姜片虫主要致病作用及中间宿主。 (3)掌握蛔虫、钩虫、蛲虫的生活史和致病作用。 (4)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与包囊形态特征,区别大滋养体与小滋养体。 (5)掌握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与包囊的形态特征。 (6)熟悉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姜片虫的成虫形态。 (7)熟悉猪肉绦虫与牛肉绦虫各节片间的鉴别。 (8)认识“米猪肉”、猪肉绦虫与牛肉绦虫。 2、实验内容或原理 (1)示教内容 ①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绦虫的成虫标本。 ②钩虫吸附在肠壁上的病理标本、鞭虫寄生肠系膜标本、肌肉囊虫病理标本、阿米巴肠溃疡、肝脓肿。 ③姜片虫浸制标本和被姜片虫寄生的猪小肠病理标本;中间宿主:扁卷螺;水生植物媒介:菱角、荸荠等。 (2)虫卵标本观察: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姜片虫、带绦虫。 (3)绦虫:两种绦虫头节、成节、孕节(注射墨汁)。 (4)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包囊。 (5)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包囊。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显微镜、放大镜、香柏油、去油剂、擦镜纸。 4、实验步骤或环节 (1)教师讲解、示教。 (2)学生显微镜独立观察,老师巡回指导。 (3)形态疑难点小结。 5.教学方式 老师讲解、示教,老师巡回指导。 6、考核要求 随机抽查学生辨认虫卵、滋养体、包囊,纠正辨认错误点。 7、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书写实验目的、实验内容、绘图。 实验二 肝吸虫、细粒棘球绦虫、丝虫、日本血吸虫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肝吸虫卵、日本血吸虫虫卵形态特点。 (2)掌握微丝蚴的形态特征,并能鉴别两种微丝蚴。 (3)熟悉肝吸虫、日本血吸虫成虫形态和中间宿主。 (4)认识丝虫传播媒介、棘球蚴。 2、实验内容或原理 (1)华支睾吸虫:虫卵,囊蚴,成虫浸制标本,第一中间宿主为纹沼螺、豆螺、涵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2)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棘球蚴砂,原头蚴,病理标本。 (3)丝虫:丝虫成虫浸制标本,微丝蚴染色玻片标本,传播媒介(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东乡伊蚊)。 (4)日本血吸虫:虫卵,成虫(雌雄成虫大体及玻片标本,雌雄合抱),毛蚴,尾蚴,中间宿主(钉螺),病理标本(肝病理虫卵结节)。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显微镜、放大镜。 4、实验步骤或环节 (1)教师讲解、示教。 (2)学生显微镜独立观察,老师巡回指导。 (3)形态疑难点小结。 5.教学方式 老师讲解、示教,老师巡回指导。 6、考核要求 随机抽查学生辨认虫卵、微丝蚴,纠正辨认错误点。 7、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书写实验目的、实验内容、绘图。 实验三 疟原虫、利什曼原虫、旋毛虫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疟原虫红内期各种形态特征。 (2)掌握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和前鞭毛体的形态特征。 (3)掌握旋毛虫囊包的形态。 (4)熟悉疟原虫生活史和致病特点。 2、实验内容或原理 (1)疟原虫:红内期各期薄血片标本,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