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组 基础练习(含答案析)-03 短诗五首(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docxVIP

A组 基础练习(含答案析)-03 短诗五首(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三课 短诗五首 分层作业 A组 基础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并pái(  ) 口占(  ) 漫漫(  ) wò听(  ) 装shì(  ) 房舍(  ) duò手(  ) huǎnɡ言(  ) 【答案】排 zhàn màn 卧 饰 shè 舵 谎 【解析】注意“占”是翘舌音,“舵”与“船”的区别。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霜风________的吹着   (2)月光________的照着 (3)风从大地________来 (4)雨从大地________来 A.呼呼 明明 卷 奔 B.呼呼 明明 奔 卷 C.明明 呼呼 奔 卷 D.明明 呼呼 卷 奔 【答案】A 【解析】根据原文填空即可。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C.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D.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答案】C 【解析】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4.诗歌默写。 (1)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________、你的________、你的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3)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身革命即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富饶 荣光 自由 (2)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3)繁多是个谎言 (4)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需要注意的字有:“饶”“繁”“血雨腥风”“涯”。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夜》全诗只有四行,却清晰地勾勒了一幅“月夜”的场景:霜风、月光、高树、“我”,共同构筑了“月夜”的存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物象组合,所透露的诗意信息的确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意境的朦胧感增加了这首诗的整体韵味。 B.《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悼亡之作,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在对比中展开思想,结构平衡而协调(长与短、轻与重、动与静、焦灼与安逸、生与死)。 C.《风雨吟》这首诗虽短,但诗意深邃,“风雨”这个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自然界”到“人生”,再到“社会”“民族”,由虚而实,给读者留下了基于自身阅历可以解读、想象的空间。 D.《统一》这首诗阐释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的哲理。 【答案】C 【解析】C项,应为“由实而虚”。 二、课内精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亮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6.这首诗形象鲜明,意境__________,写的是__________季节的一个夜晚,北风呼啸,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寒气袭人。诗人在严寒中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_____的思想。 【答案】含蓄(深远) 秋冬(深秋、寒冬) 独立奋进 个性解放(“霜风”点明了季节,“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显示出诗人的精神追求。) 【解析】此诗写的是一个冬夜,北风呼啸,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冷气袭人。环境是萧森的,人物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面对这样的人世,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7.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两句诗的深刻含意。 【答案】“我”和“顶高的树并排立着”,互为风景,互为映衬。“我”处在寒风孤独中,却并不靠那高树,显示出“我”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没有靠着”表明了“我”的独立意识。) 【解析】与高树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进而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乃是那里先进青年的奋斗目标。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题目。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8.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写了两组意象,第二组意象的意思是: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yxk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