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名师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名师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第3课 月是故乡明 内容分析 略读课文《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的一篇抒情散文。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在朗读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找出季羡林爷爷直接描写家乡月亮的句子进行品读,直接感受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本文最大的语言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找出文中的对比句品读感悟,仿照文中的对比句说一说。 语文要素 从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中,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徘、徊、渺”等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看图等方法了解生词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朗读中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小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古人最爱用诗词吟诵月亮,你们想到了哪一首诗?(出示有关月亮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月是故乡明》。(板书:月是故乡明) 2.走近作者。(出示季羡林的资料)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羡林爷爷的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诗歌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了解题目的出处,为感悟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出示词语) (1)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2)读准多音字“燕”。 燕京 燕园 燕山 姓燕 2.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在文中做批注。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内心感受?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语文要素】 预设:板书: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梦。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老师相机指导。初读课文,感知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 三、品读课文。【语文要素】 1.交流: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品读描写外国月亮的部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1)交流:你有什么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 (2)师生合作朗读。 2.品读描写北京燕园月亮的部分。北京燕园的月亮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作者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3.品读描写故乡月亮的部分。季羡林爷爷心中故乡的小月亮又是怎样的呢?在文中找出描写故乡的月亮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小结:外国的月亮再美,北京的月亮再好,我永远忘不掉故乡的小月亮。季羡林爷爷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骨铭心的平民情结。季羡林爷爷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乡,依然对自己的故乡念念不忘。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把外国的月亮、北京的月亮和故乡的月亮进行对比,领悟作者对比的写作手法。 四、感悟表达。 1.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见过的月亮都美妙绝伦,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的,月始终是故乡的明。 (1)仿照这句话写一个对比句。 (2)展示台上展示写得好的对比句。 2.季羡林爷爷已经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对那个小山村念念不忘呢? 预设:因为那里有季羡林爷爷童年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那里是他的故乡。 3.作者只记得那些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除了记得在故乡发生的事,他还记得故乡的什么? 预设:他还记得故乡的景色,比如故乡的水。 4.在作者心中故乡的水又是怎样的呢?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大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