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做合一
——论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陶行知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新课标》也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根据本班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预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我校地处乡镇,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学生大约占班级的三分之一,每班大约有二十三四个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由于时代、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大多为一字不识的老人家,对辅导孩子学习这方面真的是“有心而无力”;有些孩子呢,虽然爷爷奶奶上过学有知识有文化,但爷爷奶奶说得话,他们根本就不听,“我行我素”。所以多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直得不到提高。我曾在学校组织的语文老师培训交流会上,问过所有的语文老师,低学段的语文老师偶尔会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这项作业,中高学段的老师在上新课的前一天都会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这项作业,但真正去预习的学生却非常至少。学生想的是上课时老师会教他们读生字、读词语、读课文,预不预习关系不大。有的学生标自然段、圈生字词,认为课本上有了圈画的痕迹就可以应付检查了,做的只是表面功夫,颇有种掩耳盗铃的意味;还有的学生呢,不知道预习要做些什么。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基于这一理论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势在必行。
激发预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什么事,首先得让人对这件事情感兴趣。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对预习感兴趣。在不断地探索中,我总结了几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悬念激发读趣
小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期待与思考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自主尝试通过预习解决悬念,获得满足感,而且学生预习了课文,在上课时对老师教的内容在思想上有所准备,那么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高。例如《金蝉脱壳》一文,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可以这样设置悬念:孩子们,你们见过蝉吗?听见过蝉唱歌吗?你们捉过蝉的幼虫吗?(边说边出示蝉、蝉的幼虫的图片)那你知道蝉是怎么从幼虫蜕变而来的吗?而我们明天即将学习的课文就为我们描述了金蝉脱壳的过程,想知道的同学就提前预习课文去了解一下吧。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全班孩子基本上都捕捉过蝉的幼虫,捕捉过蝉,但却很少有孩子知道蝉是怎么蜕变来的,所以当这个悬念出来以后,就引起了孩子们读课文的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预习兴趣。
质疑激发学趣
质疑是学习与创新的起点。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从课题产生质疑,带着质疑初步走入新课,进行自主探究,在预习中解决看到课题产生的疑问,激发学生预习新课的兴趣,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嫦娥奔月》一文,由课题产生疑问:你们知道嫦娥是谁吗?你们知道她生活在哪里吗?她为什么会飞到月亮上去呢?由一个题目,产生多个疑问,用这些疑问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3、故事激发知趣
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故事,谁都爱听,每一册语文书上都会有情节性强的文章,我们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在班级里讲述故事的前一小半部分,然后在故事精彩的地方停止,留个悬念,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地拿起书本走进文本中去阅读课文,从而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例如《牛郎织女》一文,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之前,我是这样对学生说的:我们中国,有四大民间故事,。今天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放牛郎,他无父无母,是个孤儿。和他的哥嫂,一起生活,但他的哥哥嫂子对他一点也不好: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喊他起来上山放牛,给他吃的都是他哥哥嫂子没吃完的剩饭剩菜、给他穿的是补了又补的破衣服……甚至连个名字都没给他起。人们看他天天放牛,就叫他——牛郎。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傍晚,牛郎喂老牛吃草的时候老牛忽然开口说话了,让牛郎第二天黄昏的时候,去西边的树林里,说牛郎在那里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停下了,问了学生几个问题:牛郎去了吗?老牛口中的美丽的姑娘是谁呢?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想知道的同学们拿起你的课本去预习我们即将要学习的课文《牛郎织女》吧,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在书中找到答案的!
二、指导预习方法
陶行知曾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主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陶行知全集》(第五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我们教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学做合一打造高效初中英语听说课堂 论文.docx
-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探讨 论文.docx
- 教学做合一利用主题班会促进班级管理 论文.docx
- 教学做合一——浅谈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论文.docx
- 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人生的舞台上侃侃而谈——“教学做合一”该如何落实在“语文表达”上 论文.docx
- 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师范学校社团建设研究 以高等师范学校为例 论文.docx
- 教学做合一听说练结合——助力城乡结合部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 论文.docx
- 教学做合一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论文.docx
- 教研建设管理好 教学质量稳提高 论文.docx
- 教有“方” 思有“度”——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的探析 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