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介质层的质量评估(GOI)(转).docVIP

栅极介质层的质量评估(GOI)(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栅极介质层的质量评估(GOI)(转) 本文转自芯苑, (由于芯苑会经常关闭站点,故转载存留) 随着MOSFET的尺寸越来越小,栅极介质层的厚度也是越来越薄。作为MOSFET的核心,Gate OXide的可靠性一直都是最主要的制约器件是否可以量产的因素之一。前面我们几乎讲完了Gate Electrode和Gate Dielectric两个部分,今天我们该趁热打铁把Gate Dielectric的可靠性讲完,其实就是我们FAB里面经常讲的GOI测试。 随着GOX的一直无限制的减薄,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栅极漏电直接变得不可忽略,甚至直接导致Gate进入热击穿而烧毁,所以评估栅极抗压能力将是这个器件寿命的重要指标。 在评估Gate Dielectric的效能之前,我们先讨论下通常Gate Dielectric都是怎么失效的,然后根据它的失效机理再去想怎么评估会比较能理解和记忆。 如上所述,我们GOX一直在down薄,到了0.13um甚至20A了,当厚度减小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Gate对衬底的电场显著提高了,那这个栅极介质层也不会持续 保持他的绝缘性了,会发生Quantum Mechanical Tunneling导致直接漏电。通常这种Tunneling有两种方式,F-N tunneling和Direct tunneling (上一篇文章Gate Dielectric已经讲过了)。 上面都是讲的减薄会带来的direct tunneling问题,这种只能靠提高介质常数来等效换取厚度了,类似的理论在我们Low-End process里面也有比如用ONO Capacitor代替HTO Capacitor换取高BV的电容。那F-N Tunneling呢?它是一个类似Trap Assisted (陷阱辅助)的隧穿,字面理解就知道它一定的借助于Trap,而这个trap从哪里来?它就是栅极氧化层被损伤了或者没长好带来的缺陷陷阱中心,我们称之为栅极氧化层损伤(damage),下面介绍下GOX损伤的几种机理。 首先,Si/SiO2的界面有一个突然的过渡(Abrupt Transition)导致界面的Si无法找到Si和O与其形成共价键,所以产生了很多界面态(Dit)。其次在热生长过程中,在GOX体内也会产生局部不完整的陷阱(traps),而这个陷阱可以俘获电子和空穴,当然除了界面陷阱外,这个Bulk traps应该是不应该有或者需要降低的。而界面陷阱我们只能靠后天去填补,让它不要祸害别人就行。但是Bulk traps会发生F-N tunneling导致电子跃迁进入GOX的导带,这些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得到足够的能量并且在晶格散射(Lattice Scattering)过程中损失掉,如果损失的过量(Excess)的话(3~9eV),它会撞击晶格产生新的traps。而这种损失过量能量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共性都是键被打断了(Bond Breaking)形成trap。如果这些被打断的键足够多的话,多个trap重叠形成导电通道就击穿了,就会有更多的电子进入而进一步导致栅极介质层击穿(breakdown)。 当然栅极介质层的击穿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本征击穿,一种叫做非本征击穿。前者本征击穿起始于均匀的界面但是没发生击穿,通常它会找到一个“薄弱点”(Weak Spot)来产生一个损伤集中区(Cluster)。而这种损伤会起始于阳极(Anode)和阴极(Cathode)两边,最终两边向中间扩展穿过整个GOX区域导致击穿,通常本征击穿都是由于清洗不干净或者沾污造成的。 而非本征击穿则起始于GOX内部非本征缺陷导致的击穿。它主要是由于SiO2中的针孔、微裂缝、纤维丝、杂质等引起的,是SiO2膜中薄弱环节处的击穿,不能反应SiO2膜本身的固有特征。 好了,上面讲完了栅极氧化层一般都有哪些问题以及击穿机理了,现在我们来讲讲栅极氧化层完整性(GOI: Gate Oxide Integrity)该如何测试吧,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GOI qual或者WAT的Vbd测试。GOI全称是Gate Oxide Integrity,即栅氧化物完整性。它主要表明栅氧化物电学上“完整”。MOS器件失效的重要原因是栅氧化物的击穿。一定程度上而言,MOS器件可靠性的同义词就是GOI。 我们书本上讲理想的GOX的击穿电场是8MV/cm,当然能达到这个估计也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了,如果还要improve估计只能靠Si亚表面附近的氧沉淀了。而通常处于3~8MV/cm (~2.3*Vcc)就是我们讲的B模式(B-mode),一般情况下是由于COP (COP: Crystal Originated Particle, 凹坑侧壁GOX易变薄)或者边缘氧化层变薄导致的。 还有一种击穿电场3MV/cm (~Vcc)的,这是瞬间失效,

文档评论(0)

151****0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