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比较赏析.docx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比较赏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比较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是北宋着名作家苏轼代表作,均入选中学或中师书本,也是学习汉字学生所要掌握篇目。这两篇(首)作品,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关于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作品,会发觉它们同中存异。   1 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一样。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关景摹物,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格调。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渲染衬托作用。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一样。作者在交代了夜游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后即写景。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秋风渐渐吹来,摆弄着诗人衣角头发,吹走恼人暑热,大江江面,水波不兴,风平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在写了诗人和客人饮酒咏诗之后,诗人再写日出后赤壁江景:白茫茫薄雾浮起在宽大江面上,在皎洁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心境。   2 都写关于赤壁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一样。   这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而且写了关于赤壁历史人物。我们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主帅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曹操,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周瑜功成名就,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失败。   词所缅怀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周瑜。诗人写周瑜,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能事。先从侧面描写,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美人衬英雄,英雄美人,风韵无限;次写肖像,姿态威武,英俊奋发,风采感人;最终写风度,面对强敌,谈笑自若,胸有雄兵,稳操胜券。诗人经过从不角度描写,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儒将风范和过人胆识和才智。诗人以浓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战中胜利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心实为已发。周瑜是宾,自己是主,寓主于宾”。   赋缅怀是被周瑜打败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攻势,“破荆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赫赫声势后,最终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叹,由败者引发已悲,用得恰到好处。   诗人同怀赤壁历史人物,却胜败不一样,成败各异但又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3 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诗人倾笔于周瑜,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风流儒雅从容破敌飒爽英姿,盛赞了他所立赫赫战功和辉煌业绩。诗人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感喟和怅惋。诗人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诚及“报国欲死无战场”。故诗人“早生华发”,而“人生如梦”,一声长长喟叹,即可见其深深痛惋和颓唐。不过,诗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奋历有当世志”,尽管身处逆境,岁月蹉跎,有志难伸,“人生如梦”这种虚无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表示了对古代英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傍徨,不过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所以该词词风气势磅礴,雄壮豪放。清代文人评苏轼词曰:“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该词可算代表作。   赋中,苏轼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诗人月夜泛舟赤壁,观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萧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最终诗人经过一番哲学思辩,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烦恼。思想得到升华,由悲而喜,开怀畅饮。赋亦写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苦闷及旷达乐观思想,但和词相比,它没有词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   不论是词和赋,诗人都写了他被贬后有志难伸苦闷,但最终都得以解脱,这也充分表现了苏轼“外儒内道”思想。   对于两篇(首)具备相同背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写作品,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