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二食物中毒.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2-5h,反复剧烈呕吐 4)预防措施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类 型 中毒机制 潜伏期(小时) 临床特点 污染食物 沙门氏菌 活菌感染 6~12 高热、黄绿色 动物性食品 食物中毒 +内毒素 水样便 致病性大肠肝菌 活菌感染 4~48 发热、米泔水 各类食品 食物中毒 或肠毒素 样或脓血便, 有里急后重感 副溶血性弧菌 活菌感染 2~40 发热明显,脐 海产品, 食物中毒 +肠毒素 + 部阵发性绞痛 咸菜 耐热性溶血素 血水样便 葡萄球菌 肠毒素 1~6 呕吐明显, 奶制品, 食物中毒 水样便 肉类,米饭 肉毒杆菌 肉毒毒素 12~36 肌肉麻痹, 自制发酵 食物中毒 神经功能不全 食品、罐头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2. 化学性食物中毒 1)食物中亚硝酸盐的来源 ①贮存过久、腐烂变质、放置过久的熟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 (1)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②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 ③用苦井水煮食且放置过夜,其食物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 ④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⑤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加入食品。 ⑥食用蔬菜过多且消化功能欠佳的儿童, 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 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2)症状 口唇、指甲、全身皮肤发紫等组织缺氧表现;头晕、头痛、呼吸急促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3)机制 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造成组织缺氧 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4)治疗 治疗:采用还原物质 预防:针对亚硝酸盐产生环节 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5)预防 ①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 ②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 ③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 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④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开水焊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 ⑤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量要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不可多加;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本身有毒:贝类,河豚鱼 加工处理不当,没有去除和破坏毒素 保存不当: 3、有毒动植物中毒 第四十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1) 河豚鱼中毒 第四十一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中毒机制与临床表现 阻碍神经肌肉的传导作用 肌肉麻痹 河豚毒素 扩张外周血管 血压下降 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防治措施 治疗措施:尚无特效解毒药,以尽快排出 毒物并对症治疗。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服。 第四十三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2)毒蘑菇中毒 (3)氰甙类食物中毒:苦杏仁、枇杷仁,木 薯 (4)豆角: 第四十四页,共七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2)毒蘑菇中毒 报道: 2002年8月,江苏省发生了一次225人的毒蕈中毒,死亡73人。 2003年9月9日,沧州八名民工因误吃毒蕈引起中毒,造成两人死亡。 第四十五页,共七十五页,2

文档评论(0)

xiaozhu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