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人民七年级上册第九课情绪脸谱先安抚情绪再解决问题.docx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人民七年级上册第九课情绪脸谱先安抚情绪再解决问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安抚情绪,再解决问题 唐小丽 今天,我想跟各位家长探讨的是亲子沟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情绪。 我有一个同事,我们前后脚进了学校,当时我们都很年轻就二十几岁,一天她去食堂打饭,去之前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由于种种原因,她等了好久,气急了的她居然抓起一把菜扔进锅里,扬长而去。周围的人被他弄得苦笑不得,你想啊,无论食堂的师傅还是周围打饭的那都是同事呀。校长跟她谈话,问她为什么生那么大的气,她说:我饿了!就这么简单,校长都不敢相信。但是我信,因为我们同住一个宿舍,她一旦饿了,脸色就不一样了,我们必须停下来喂饱她。 讲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告诉大家,有些冲突,并不是因为什么了不起的原则问题。而是因为情绪。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理上的原因:生病、饥饿、生理期、疲惫……也有心理上的原因,比如激动、愤怒、焦虑、痛苦……家长一定要明白,无论我们还是孩子,如果处在某种不良情绪状态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前几天,我到我儿子学校门口去送东西,那是一所赫赫有名的重点中学。校门口,有一家三口,孩子穿着校服,看样子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孩子父母领着孩子回家,父亲情绪激动地将手里的东西重重地摔向地面,孩子抱着头蹲在地上,父亲一再逼问:“你还想不想学。“孩子一声不吭,始终沉默以对。父亲扬言要打孩子,结果就在我转身的功夫父子倆真的打起来了 ,很明显父亲只是动作夸张舍不得真打,孩子却一脚货真价实地把父亲踹翻在地。我看的真是感慨唏嘘,这对父子间的裂痕还有修复的可能吗?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孩子在学校肯定已经受到了老师的批评,罚站了一上午,如今身心疲惫,难以平静。父亲更加激动一再逼问,点燃了父子大战的导火索。既然孩子已经领出来了,为什么不让他回去休息一会儿,吃个饭,洗个澡,等父子俩都能冷静讲话的时候再来解决问题,何至于有如此的悲剧发生! 所以我要说的是,我们 作为家长: 首先,要克服自身的焦虑,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育是一门科学,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一个专业领域。所以我们要以冷静客观的姿态面对孩子的问题,任何情绪失控都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成功和失败都属于他们,不能等同于我们的成功和失败,将自己从孩子的人生中抽离出来,并非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而是为了能理智地面对孩子的问题。当亲子矛盾产生,家长一旦发怒就已经败下阵来了。如果发怒成为常态,被孩子摸到了家长的深浅,我们甚至会陷入黔驴技穷的尴尬处境。还是那个比喻,我们不能做烈火,要学流水——温柔而坚定。 其次,要懂得安抚孩子的情绪; 当亲子矛盾产生时,一旦发现亲子双方任何一方有情绪的不稳定,我们都要按下暂停键,让双方缓一缓再解决。如何按下暂停键,又不让孩子觉得他胜利了,你败下阵来了呢?一方面靠给位家长的领悟,要知道,任何家长都是教育自己孩子的专家,没有人比你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面壁:让孩子自己想想他有什么过错,也给自己一个思考对策的时间,面壁的时间控制再五分钟左右,时间太长,一方面孩子累了,情绪又坏了 ,另一方面也容易错过教育的时机。如果孩子伤了你的心,呵斥和责骂只会减轻他的负罪感,最好的方法是:“眼含热泪,转身离开。”会教育的人还真得掌握一些表演的技巧,只要孩子还在乎你,你一定能等来他的道歉,这时候你再张开双臂抱住自己的孩子,想想看,教育效果会不会更好? 第三,避免激发孩子的负面情绪,就我所了解的情况,大量的事实是,亲子双方的生活节奏不一致,导致了负面情绪的产生。机器在启动前需要预热,人在开始一项工作前也需要一番心理的预热。曾在一家面馆里遇到一家三口,父亲一走进面馆就点了自己的口味,然后转身问孩子,孩子迟迟疑疑未作答复,这位父亲立刻就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扭扭捏捏,支支吾吾,看到你就生气!”整个就餐期间孩子都低头不语。直到父亲离开座位,步出面馆,孩子和母亲仪态自然地交流起来。并非父亲指责的那样“扭扭捏捏”。父亲在进面馆之前就一直在琢磨吃什么的问题,孩子是被问到之际才开始思考,当然不能立刻答出父亲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知道,孩子和我们的生活节奏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对他们的缓慢妄加指责,如果这缓慢确实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要在和孩子理性交流,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修正。偶尔让孩子自己选择一次外出聚餐,自己买一件喜欢的玩具,自己决定吃什么,什么时候吃……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民主和自由。不要在这些小事上过于专制,导致亲子之间的不和谐。 最后,有一些话要和各位家长共勉:不管再忙,我们都要抽出时间: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在晚餐的饭桌上,亲切交谈。当遇到激烈对抗时,避其锋芒,等待孩子情绪平静时,再沟通疏导。总之,要如水般温柔而坚定。 人生的路本就短暂,陪伴孩子的时光尤其转瞬即逝,趁孩子还需要我们的时候,用温暖、包容、坚定和执着去助力他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