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聚光交流分享:提高中班幼儿交流性语言发展
——以中班建构游戏为例
团队成员:姚晓芳 陈慧玉 方青
一、案例背景:
建构游戏中的分享交流环节为幼儿搭建了自主表达的平台,幼儿在分享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及种种体验。另外,分享交流也是教师表明“态度”的时候,即教师要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幼儿游戏的赞赏和理解,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幼儿的兴趣和体验跟进策略,“穿针引线”地引导幼儿完整连贯表达,并适时地进行“画龙点晴”的归纳提升,使分享交流“锦上添花”。
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中班幼儿建构游戏后的交流分享环节中,主要以教师进行指导、评价为主,所采用的点评方式较为单一、枯燥,幼儿几乎没有交流表达的机会和空间,同时幼儿主体性原则也没有完全体现。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1.缺乏兴趣体验—不愿说 有些幼儿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在游戏分享环节中,对同伴的建构作品没有直观的视觉体验,无法引起其交流表达的兴趣,导致他们选择不说。
2.缺失表达凭借—不会说 很大一部分幼儿有建构经历分享的意愿,但游戏结束后,因建构成品的特殊性,无法长时间保留建构作品,同时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使得幼儿无法对已“不存在”(已经撤掉)的作品进行介绍分享,导致分享失去宝贵的语言发展价值。
3.缺少表达深度—说不好 有些幼儿对感兴趣的建构作品时兴致很高,迫切的想与同伴、成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要将自己对话题的理解表达出来的时候,由于没有丰富的语汇量,更缺乏新意的想象,导致幼儿说话张口结舌,零碎语、口头禅增多,断断续续,语不成句,语序颠倒等现象。
二、研修目标
游戏专家徐则民老师认为:“游戏分享应当与游戏指导一样,具有情境性的气氛。”交流分享是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共享,使得游戏中个性化建构的经验扩散到集体范围,使整个集体都感受、获得这一经验的过程。
1.在建构游戏分享交流环节创设“对话”环境,让幼儿学会有重点地回忆,有联想地发现,有联系地想象,有条理地表达,提升交流性语言的发展。
2.帮助教师提升语言发展的支持引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修过程
(一)案例再现
案例一:
这里用两幅图
重温对话:
对话者:可可与教师
建构游戏结束了,教师引导幼儿整理玩具,并集中孩子们,想请建构区的孩子们分享一下今天自己搭建的作品。
可可:今天在建构区我搭了“城堡”,“城堡”搭地很漂亮,也很高哦!
老师:“你搭了什么样的“城堡”呢? ”
可可:就是这样的呢!已经拆掉了,看不见了(边做动作边比划)……说着,露出了难过的表情。
分析解读:
在上述案例中,可可只用了一句话分享了自己搭建的作品,语言比较简单,也不清楚该怎么介绍、分享自己的作品,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作品。但从可可的表现中(边做动作边比划)不难看出,很明显可可儿对于“我的城堡”很感兴趣,也非常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跟同伴分享,但由于表达经验的欠缺,导致幼儿在分享时抓不住关键,而案例中教师的提问(你搭了什么样的“城堡”呢?),看似是与幼儿的提问互动,但这样的对话直接指向于幼儿的行为与结果,显然质量是不高的,因为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提问没有具体的指向,幼儿对表达的内容无法聚焦。
案例二:
幼儿看图分享的照片 (也取两张图片)
重温对话:
对话者:铛铛和小宇宙
第二次建构游戏收尾前,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进行了拍照,活动结束后,请孩子看着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
铛档(指着他作品):我和小宇两个人在搭路,下面的是路灯,上面是马路,可以开汽车。我们搭的马路是4车道的,你们看(指着照片中的马路),可以同时开4辆车。
小宇:不对不对,今天只能开2辆车,因为这边的路坏了(用作搭路面的长条积木有1条中间裂开了),所以我在修路……
分析解读:
这一对话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与案例 一种对话的差异。中班幼儿喜欢谈论自己感性的话题,对完整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情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语汇量的限制,有时仍存在没有条理与重点不明。案例中,教师为幼儿铺设了阶梯(提供了幼儿作品的照片),孩子有了作品图片后,分享交流时,交流内容指向更明确了,从作品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的等方面来分享自己的作品,同时也让同伴对自己的交流作品有了直观的视觉体验。
案例三:
图3: 幼儿完成一半的作品 (两幅图片)
重温对话:
对话者:崽崽和教师
第三次区域活动后,我请小朋友来进行交流分享。
崽崽:这个加油站还没有搭好,这里写一下搭了哪些
教师:你还准备搭些什么呢?
崽崽:我还准备搭建卖东西的超市,还有搭建一个厕所。
教师:超市和厕所用什么材料搭比较好呢?
崽崽:写一下材料
教师:不错,加油站有超市,加油的人买东西就方便了。
崽崽:我还要搭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