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行业产业链全面汇总及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R行业产业链全面汇总及分析 目前,AR行业产业链整体特征呈上游芯片缺失,下游C端生态不足的形式。 AR行业玩家主要分类:上游软件、硬件;中游AR眼镜;下游应用、服务。 上游软件技术主要包括AR相关SDK等内容,上游的技术瓶颈和成本主要集中在硬件部分,其中芯片、光学显示、交互是技术壁垒较高、成本占比较大的三大类目。下游产业中消费类主要为影音娱乐、游戏等内容,B端主要为AR软件服务、AR技术部署等内容。 上游产业中,当前光学显示部分对AR产业的发展限制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相关微显示器厂商和光学组合器厂商已经有足够多的数量,在Micro-LED和Micro-OLED、光波导等前沿方向进行探索。但由于芯片研发、制造门槛较高,针对AR设备进行定制化开发的芯片仍处空白状态,且目前国内在芯片部分的参与玩家较少。 下游应用生态部分,在为B端企业提供云端服务、AR本地部署方面的产业相对成熟。C端应用主要以传统视频网站迁移至AR应用,满足AR观影、AR直播等需求,在AR游戏、AR社交、AR办公等更细分市场目前仍缺乏相关应用。 上游软件 SDK是AR/MR软件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进行AR/MR的功能开发,同时不同SDK的功能和跨平台支持成为相关SDK研发方的重点布局方向。软件选择方面,易用性、支持功能、支持平台是影响开发人员选择SDK的主要因素。ARkit、ARcore、Wikitude、Vuforia等主流开发SDK及其功能特性如下: 1、ARkit 由苹果发布的AR应用开发平台,SDK,可以用来开发IOS系统的AR应用。在功能上,ARKIT支持二维图像检测、追踪、平面和边界预估、支持光照估计和尺度估计,基本实现单目+IMU的SLAM算法的功能。 2、ARcore 谷歌研发的AR软件开发平台,支持安卓和IOS系统。在功能上支持移动追踪、环境监测、光感知能功能。 3、Wikitude 功能全面,支持ios、安卓、windows平台。在物体识别追踪、增强等方面功能全面。 4、Vuforia 最初由高通开发,后于2015年被出售给软件开发商PTC。Vuforia在识别非移动标志物方面稳定性较好。 5、MixedrealityToolkit 一款由微软研发的开源软件,主要用于Unity中的跨平台MR应用研发,支持手部、眼动追踪、空间感知等功能。 6、EasyAR Mega 视辰科技研发的AR开发SDK,功能上支持3D物体识别、环境感知、云识别、智能眼镜解决方案及app云打包。 7、百度AR SDK 由百度开发的用于视觉定位和增强SDK以及用于导览、导航的AR SDK。 8、太虚VOID SLAM 太虚研发的VOID SLAM SDK,基于单目摄像头能在现有手持设备和各种智能眼镜上实现Hololens的SLAM效果,降低了高质量AR应用的门槛。功能上,太虚AR支持云识别、空间构建,自定义识别对象等功能。 上游硬件 在AR产业链上游硬件中,光学模组、芯片、交互传感设备是当前技术壁垒较高的部分。其中,光学模组又分为微显示器部分和光学组合器部分,相关企业数量较多。芯片相关企业数量较小,且研发进度不足。交互技术相关企业与VR厂商基本能够共享上游厂商,技术和产品的成熟度相对较高。 01 微显示器厂商 当前主流微显示器技术为Micro-OLED与Micro-LED,Micro-OLED 技术相对成熟,成本更低;Micro LED亮度更高,并且效率高、色域广,目前单色的Micro LED已经进入应用阶段,但全色域的Micro-LED技术难度大, 量产的成熟性不高。目前国内研制生产微显示器的重点企业如下: 1、JBD显耀 眼镜产品:Micro-LED微显示面板 JBD显耀产品多元化程度高,公司主营业务为单色/三色显示板,AM-uLED微显示开发套件,AM-uLED显示屏,AM-uLED光引擎、光模组等产品的设计、加工制造、封装测试等。公司拥有自主的IC设计、MOCVD材料生产、Micro-LED混合集成等技术,能够推动混合现实领域、汽车、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的技术发展。 2、视涯技术 眼镜产品:OLED生产厂商 视涯从事新一代半导体OLEDoS显示器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打造OLEDoS显示应用生态链,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微显示相关解决方案。公司一期工厂面积超43,000平方米,是全球首家在12寸晶圆上生产OLEDoS显示器的产业基地。公司核心团队成员主要由半导体、OLED显示、特种显示技术等领域的人才组成,具有扎实的技术基础与丰富的市场资源。 3、思坦科技 眼镜产品:Micro-LED生产厂商 目前该公司已初步建成Micro-LED中试线,开展Micro-LED器件阵列制作、巨量转移技术、彩色化、驱动电路等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并且具备2-6英寸第三代

文档评论(0)

150****60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互联网产品运营推广以及k12教育内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