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膜过程强化传质 对 策 气体吹扫(Gas Sparging) 插入物(Inserts) 反向冲洗 (Back-flushing and back–pulsing) ? 低透过通量下操作 (e.g., Critical flux) 外加力场(电, 磁场及超声波)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气液两相流强化HSA-IgG分离 LiCui JMS,1997 IgG HSA TMP = 0.3 bar Fl = 0.5 L/min, Fg = 30 mL/min, 40 mM phosphate buffer pH 8.0 Tubular Membrane PVDF 100 kD (1/2”id) 料液: 4.5 g/L HSA + 1.0 g/L IgG HSA 68kD pI=4.7 HIgG 150 kD pI =7-8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Initial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the stirred cell: 0.53g/L alemtuzumab (25 % dimers + 75% monomer) in 15 mM sodium phosphate buffer at pH 8.5; Diafiltration buffer: 15 mM sodium phosphate buffer at pH 8.5; Stirring speed: 330 ± 10 rpm. 低通量(Critical Flux)运行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六页。 小 结 1. 研制无缺陷(Perfect)抗污染膜及智能型分离膜; 2. 设计,开发新型抗污染膜组件; 3. 提高膜过程的可预测性, 如从理论上预测给定体系的临界通 量, 分离效率等; 4. 开展膜技术分离实际生物大分子混合体系的研究工作, 促进 高通量高选择性生物大分子膜分离技术研究与应用; 5. 深化反应—膜分离耦合技术研究,推进工业应用进程; 6. 拓展膜生物分离技术应用新领域, 如膜生物传感器, 微型膜 取样器, 组织培养等。 膜技术在理论及应用领域均得到了极大发展, 膜污染和浓差极化仍是制约其大规模工业应用的技术瓶颈。为充分发挥膜技术的优势和潜力, 有必要继续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谢 谢 恳 请 指 正 !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内容总结 膜分离技术研究进展。化学工程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年会。2007年11月18 - 22日,桂林。日本和欧洲则把膜技术作为21世纪的基盘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21世纪是工业生物技术的世纪,膜技术将扮演重要角色。溶质-溶质电荷相互作用。易于和反应或其他分离过程集成和耦合。萃取、膜分离、吸附。乙醇起始浓度对乙醇蒸馏能耗的影响。超滤法分离人白蛋白(HSA)和免疫球蛋白(HIgG)。单克隆抗体(Campath-1H) 单体与二聚体的分离(II)。1. 研制无缺陷(Perfect)抗污染膜及智能型分离膜。4. 开展膜技术分离实际生物大分子混合体系的研究工作, 促进 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膜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万印华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Email: 化学工程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年会 2007年11月18 - 22日,桂林 第一页,共三十六页。 膜分离技术的地位和影响 美国官方文件曾说18世纪电器改变了整个工业进程,而20世纪膜技术将改变整个面貌”,“目前没有一种技术,能像膜技术这么广泛地被应用” 日本和欧洲则把膜技术作为21世纪的基盘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 “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学工业的未来”- Norman N. Li,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华裔科学家 膜分离已得到广泛应用。21世纪是工业生物技术的世纪,膜技术将扮演重要角色 第二页,共三十六页。 生物制造过程示意简图 Happy growing Drug producing Fermentation Kill the microbes Smash the microbes Remove cells/debris Concentrate and Purify the product Formulate product Downstream Processing Microbes Genetic modification Market Nutrients Oxygen 第三页,共三十六页。 Pressure MF 0.1 m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5《制作动物分类图册》(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标准图集-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 无水印.pdf VIP
- JJF(陕) 048-2021 一体化振动变送器校准规范.docx VIP
- 退药申请单.doc VIP
- 2025年中国镁铝尖晶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农牧民培训国家通用语言.pptx
- 2022年度国铁集团质量安全红线检查迎检实施方案(最终版) (2).pdf VIP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基础测试题北师大.doc VIP
- (高清版)B/T 42584-2023 信息化项目综合绩效评估规范.pdf VIP
-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5-20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