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心中八班《我的家乡》班本化活动汇报
一、主题来源
我们的家乡——临安,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城市,整个城市充满了绿的气息。基于集团主题审议的基础上,在《我的家乡》这个主题开展过程中,根据主题与区域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益智区投放了“四种颜色的垃圾桶、垃圾图片、垃圾分类手册”等,这个垃圾分类玩具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家长的资源,我们班确立了《大手牵小手垃圾分类》的班本主题,以环保为载体开展活动,并进行了主题环境的打造和区域材料的投放,让孩子学习尝试进行垃圾分类,,在游戏中了解垃圾的品种,在家长的陪同下亲眼目睹了“垃圾变宝”的过程,在亲子活动中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二、主题目标
了解垃圾分类的规则,能对自己捡拾到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从而认识到及时清理垃圾的重要性。
三、主题网络
我们以《完整儿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进行了审议,并确立了网络图。由于“我的家乡”的主题有六周,所以我们再结合本园本班特色,周边资源,整合利用,最后确定了这次主题下的班本化内容。
(一)原主题的架构分析:
1.领域均衡:每周7个活动,五个领域的内容。
2.子主题中的每周有链接点:如:子主题“我家周围”——第3周围绕“垃圾桶”、第4周围绕“捡拾垃圾”、子主题“玩转家乡”——第5周围绕“垃圾变宝”。
主题名称
周次
集体教学
亲子活动
大主题
小主题
语言
美术
音乐
科学
健康
社会
我的家乡
新年习俗
1
新年的开心事(老建构p19)
整理物品
开学典礼
(各班自备)
垃圾小实验“埋葬各种不同的垃圾”
2
今年什么年
(建构p23)
团圆(绘本)
美丽的烟花(课程指导p16)
新年带着幸福来(老建构p38)
灯笼排排队(数学 课程指导p13)
红色冲刺(老建构p24)
过年好口福(建构p32)
我家周围
3
点点回家(P54)
我的房子我的家(绘本)
我们的社区(P52)
广场舞(P56)
垃圾分类(P66)
玩滑板(P68)
我住XXX(P50)
4
好邻居(P70)
家乡的桥(P58)
游公园(一)(P60)
迷迷转(P295)(数学活动)
拜访邻居(P75)
捡拾垃圾(P64)
玩转家乡
5
我的家乡(P81)请到我的家乡来(绘本)
家乡的公共汽车(美工活动)(自备教案)
库齐乞(奥尔夫音乐)(自编教案)
垃圾变宝
游家乡(P79)
参观垃圾焚烧站
6
外婆桥(P90)
家乡的宝物(P88)
马兰谣(P93)
城市和农村(95)
玩转家乡(P84)
家乡的特产(P86)
(二)主题调整的契机
1.活动源于区域游戏,在主题开展的同时,幼儿玩起了玩具垃圾桶,幼儿都一窝蜂拥到益智区,并且每天都在玩这个玩具。
2.活动来源于孩子和家长的一次对话。(卡卡小朋友回家后,跟妈妈说:“幼儿园里买了新玩具——垃圾分类”,卡妈说:“好玩吗?”卡卡说:“好玩,可是,这些垃圾最后去了哪里?”)
(十一爸爸拍了一段儿子在幼儿园玩垃圾分类的视频,觉得很有趣,引起了班级群其他家长的共鸣,并且家长们纷纷都说,孩子很有兴趣。卡爸说“我有认识垃圾焚烧站”的联系方式,我们带着孩子去了解一下怎么样?)
基于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垃圾分类”“捡拾垃圾”和之后的亲子活动“垃圾变宝”“垃圾小实验”以及一次亲子社会体验“参观垃圾焚烧站”。
四、主题墙
主题墙分为《新年习俗》和《我家周围》、《玩转家乡》三个子主题,在《我家周围》里有科学活动《垃圾分类》和社会《捡拾垃圾》。
有了直观的感受,还要让孩子们有所思考,在主题墙上我们设置了问题墙《垃圾回收》,在墙面上陈列各种图片,询问幼儿哪些垃圾该投放到哪个垃圾桶内等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
五、教学活动和家园共育
1.孩子的经验水平离不开一日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需要让孩子参与了解。我们利用科学活动,让幼儿认识垃圾桶
红色垃圾桶:有害垃圾
绿色垃圾桶:厨余垃圾
?蓝色垃圾桶:可回收垃圾
灰色垃圾桶:其他垃圾
3.我们的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我们设计了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我们的主题课程,了解活动的意义。
家园共育中我们提前发通知给家长,请家长周末在家陪孩子制作“埋藏垃圾”的实验,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知道不同的垃圾对土壤的伤害,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而萌发热爱自己的家乡。
参观垃圾焚烧站
通过班级热心家长的帮助和家委的支持,还去参观了垃圾焚烧站,当天活动后还做了“大手牵小手,跟着垃圾去旅行”微信推送。
参观垃圾焚烧站的活动,真的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也许我们的初衷只是让孩子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是活动后,我发现,活动的价值远远不仅于此,不仅孩子们的经验得到了提升,家长对于这样的社会体验课程,也是支持的,这样使我们我们的教育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拉近了家长和老师彼此间的距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