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部件检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核标准.pdf

机械零部件检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核标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课程标准 《机械零部件检测》《机械零部件检测》 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 15760 适用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 学时数: 72 学分数: 4 执笔人: 一、课程定位 《机械零部件检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技术课程,起连 接基础课及其他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作用,同时也起着联系设计类课程和 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作用。它以互换性内容为主线,围绕零部件的制造误差, 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技术测量等,研究零部件的制造 精度与测量方法。本课程第三学期开设,前导开设机械制图等课程,并行开设数 控加工工艺等课程,后续开设数控机械加工、特种加工等课程。 专业核心技术课:前导课有机械制图等,专业核心技术课:前导课有机械制图等, 课程定位 并行课有数控加工工艺等,后续课有数控 自动编程加工等。 主要岗位:机械制造、检测、品质管理等; 职业面向 核心能力:掌握国家公差标准、熟练选择使用检 测工具及质量管理等。 机械加工操作工所必备的质量检测能力;机械加工 培养目标 工艺员所必备的工装检测能力;质量管理部门所必 备的品质管理检测能力等。 本课程适用于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 适用专业 体化等机械类相关专业。 二、培养目标 (一)方法能力培养目标 1.系统、简练地宣传贯彻国家颁布的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2.从保证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和几何精度出发,介绍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 法。 3.掌握有关互换性、公差、检测及标准化的概念。 4.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标准的规定并能正确选用及标注。 5.基本掌握常用件的互换性规定及常用检测方法。 6.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常用度量指标、测量方法并能正确应用。 (二)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1.能掌握有关尺寸公差配合制度、国家标准。 2.能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3.能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千径外分尺、内径百分表等通用量具测量几何量误 差。 4.能使用螺纹千分尺、三针法、工具显微镜、螺纹量规等测量螺纹中径、螺 距、牙型角和综合检验 5.能使用百分表、平板、角尺、偏摆仪、V 型铁、厚薄规等测量平行度、垂 直度、圆跳动、同轴度等形位误差 6.能使用公法线千分尺、齿圈径向跳动仪、万能测齿仪等测量齿轮的误差项 目 7.能使用光学式坐标测量仪精密测量几何量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 8.能设计简单的光滑极限量规和位置量规 (三)社会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及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具有宽容心,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具有参与意识强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具有从事 专业工作安全、环保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三、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共6个,分别是装配公差检 测、端盖公差检测、外套筒公差检测、底座公差检测、内套筒公差检测和套轴公 差检测。具体教学设计见如下分解表: 序号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教学载体 学时 学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