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20各数的认识》课后反思
本课是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接触过10以上的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认数历程中重要的一环,它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计数单位、数位以及位值制的原则,也为后期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乃至更大的数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巧用“古人计数”,感受数学文化
本课伊始,我呈现了古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数羊,每数满10块小石头就用一块大石头代替,“古人计数”方法的呈现不仅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更为学生感知计数方法、感悟数学文化埋下了伏笔。
本课的最后,我再次回到“古人计数”的故事,抛出问题“用这一块大石头代表1个十,如果这些大石头再满10个呢,这块更大的石头又代表多少”,为下学期学习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有效的做到“数的认识”知识统整,让数学文化变得不再空洞,而是朴素而平和的渗透在整节课中。
二、巧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的巧妙安排,可以将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有机地融入在问题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比如,探究环节,“圈一圈,数一数,看看谁的方法多?”“想一想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计数器上有两颗珠子它们能表示11吗?”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抛出,让学生们充满挑战的欲望,积极动脑思考,展现不同的方法。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让孩子顺利的突破一个又一个的难点,真正成为自己课堂的主人。
三、多样“数数”感知,建构数学模型
本课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多样数数”的操作活动,通过数形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11到20各数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比如在数一数的环节中,我提出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数的好不好?”学生有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都数出有11只海鸥。
在认识数时,学生通过数一数、借助学具摆一摆。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十和十个一的不同表象,体会计数单位时的意义和作用,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建立起了这些数的概念,增强了数的感悟,从而促进数感的建立。
四、关注数学素养,加强实践应用
数与数量的概念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沉淀和积累的过程,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受和感悟活动中,逐步理解数的意义。
在认识20时,学生通过数一数、小棒、计数器、多样化的呈现,体现了学生真正的自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最后“送小海鸥回家”的练习,让学生对11-20各数进行排序,是建立在学生对数与数量有所感悟之后,让学生会用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习惯性问题,加深对数的理解与应用。
数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数学科学文化素养,主要表现为能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所蕴含的精神思想观念和意识;能够灵活应用数学解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够自觉运用数学文化思维方式,发现和创造数学;能够认识和欣赏数学的美;能够继承发扬数学家的科学人文精神。我在本课教学中,努力实现数学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但由于本人能力所限,课堂中还是存在着遗憾,例如: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不能及时给予高度评价;把控课堂生成的能力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不断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
《11-20各数的认识》课标分析
一、解读课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数感是课标十大核心词之首,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中谈到,应让学生体验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理解数的意义,能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再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观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二、实施课标
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的课标内容:
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1.借助经验,认识“11”。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一定的数数能力,因此在学习第一个问题“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这一问题时,直接引导学生数一数,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呈现1个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你好,小黑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做时间的小主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做时间的小主人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剪刀石头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剪刀石头布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合作学习二人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吹出完美的气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失落的一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好朋友,手牵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好朋友,手牵手教学课件设计.ppt
- 2025年Q3小游戏买量数据观察-DataEye.pdf
- 美力城:2025年高科技鹅绒行业标准白皮书.pdf
- 2025年第四季度交易趋势预测.pdf
- 2025年中国梨产业数据分析简报-农小蜂.pdf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课时5 Section B(Vocabulary in Use)(情境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课时5 Section B(2a-2c)(课件).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课时3 Section A(Grammar Focus)语法课课件.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课时2 Section A (Pronunciation-2e)(情境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课时4 Section B(1a-1d & Reading plus)(情境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课时5 Section B(Vocabulary in use)(情境教学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抗菌药物在呼吸系统的合理应用.ppt VIP
- 蜘蛛课件PPT介绍.pptx VIP
- 有机化学第六版教学课件15 第十五章_胺.pptx
- 2025年安徽省书画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见证取样人员证书变更申请表.doc VIP
- 转阶段技术状态确认风险评估报告.docx VIP
- 第四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docx VIP
- 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51459—2024知识培训.pptx
- C186015【基础】2025年海南医学院105300公共卫生《353卫生综合之医学统计学》考研基础.pdf VIP
- 《特色农产品营销》 课件 项目2 构图技巧及农产品取景布光 .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