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创伤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米卫东 (共同负责人),张铁铮 (共同负责人),葛衡江 (共同负责人),徐建国,张宏,鲁
开智 (共同执笔人),张利东 (共同执笔人),孙立,张利东,易斌,徐波,袁红斌,董海龙,
屠伟峰,唐希,唐君,嵇晴
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疼痛是战创伤救治早期就需要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尽早进行镇痛干预,有效缓解疼痛,
对保持战斗力、减轻伤病员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避免急性疼痛慢性化、促进康复均有重
要意义。本共识在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战创伤麻醉指南 (2017)》基础上,
对战创伤疼痛的伤情评估、处理原则、治疗药物和技术应用等进行了必要更新和详细阐述,
[1]
以用于指导战时及和平时期急性创伤疼痛的全流程管理与救治 。
战创伤疼痛的特点
战创伤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主要特点有:
1. 发生率高
所有创伤均伴发疼痛。但因伤情错综复杂、部位不一,治疗方法需因人因伤而异,需要
有针对性的评估和分级处理。
2. 发生速度快
均以急性痛开始,故需要及早评估,制定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快速有效控制疼痛。
3. 程度重
大多表现为中、重度疼痛,常伴有脏器功能损害,在评估疼痛的同时须评估脏器功能。
4. 管理难度大
环境特殊、救治条件差及伤情轻重不一;早期需伤者的自救或互救;不同救治阶段常更
换施治人员;施救药物和措施存有一定风险。这些因素使得战创伤疼痛的管理难度显著增加。
急性疼痛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转化为慢性疼痛,甚至会诱发创伤后应激
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等严重并发症。
战创伤疼痛的评估及处理原则
战创伤疼痛评估及处理的总原则是简单易行、迅速快捷和安全有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
下,最大程度地迅速降低疼痛程度。救治早期,在缺乏专业人员的情况下,切忌为追求所谓
完善镇痛而实施复杂的 “大而全或小而全”的镇痛方案。
1. 评估方法
(1)自评估:根据伤病员疼痛的主观感受分为轻 (能够忍受)、中 (很难忍受)、重 (不
能忍受)三种程度。
(2)数字等级评估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根据伤病员对十等分直线或0~10 数字
进行的疼痛程度描述,分为无痛 (0 分)、轻度疼痛 (1~3 分)、中度疼痛 (4~6 分)和重度
[2]
疼痛 (7~10 分) 。
2. 处理原则
(1)尽早原则:针对疼痛发生快、程度不一、致痛因素复杂等特点,尽早开展自救互救。
尽快使伤病员脱离火线或不安全环境,在对危及生命伤情评估和处理的同时,利用单兵急救
包所备药品或器材进行早期止痛处理,包括口服或肌注镇痛药、伤口敷料包扎、骨折肢体固
定等措施。专业救护人员在现场对伤病员实施紧急救治时,应选择起效迅速、镇痛确切、不
良反应小、使用方便的药物和技术,尽早有效控制疼痛。
(2)安全原则:①确保救治环境安全,努力使伤病员和救治人员脱离敌方火力威胁,在
相对安全条件下实施救治;②确保救治方法安全,对伤病员进行快速正确的评估,优先处置
危及生命的伤情 (如肢体大出血、张力性气胸、呼吸道梗阻或窒息等);③确保药物及技术
安全,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种类、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严密监测呼吸、循环等重要生命
体征。
(3)个体化原则:评估与治疗循序渐进,增加伤病员治疗参与度,根据伤情及疗效,定
期 (10~30 min)重复评估和调整方案。
(4)多模式原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联合应用多种药物和方法,实现镇痛效果最大
化、不良反应最小化的治疗目的。
战创伤疼痛管理流程
1. 战现场疼痛管理 (图1)
战现场伤病员的疼痛管理分为自救互救和医务人员救治两个组成部分。自救互救通常指
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伤病员自行或同伴协助的最初救治与处理,是保持战斗力、维持生命
体征、降低致残率的关键。医务人员救治包括指导和协助伤病员脱离危险环境、稳定生命体
征、伤情与疼痛程度的快速评估和处理。在优先处理气道梗阻、呼吸困难、肢体活动性出血、
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后,根据伤情和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给药方法和实施流
程,尽早进行疼痛治疗,并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