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具排位 宁波华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HS-1250注塑机,成型机参数。 模具排位,需要考虑的是成型机合模力,格林柱间距(上图红色线标识的尺寸),注射量,注射压力,最大模厚,最小模厚,顶出行程。 第六十三页,共九十七页。 模具排位 模具排位步骤: 1.了解产品信息,分型面是否为台阶的,有没有侧抽芯等。 2.分型面的位置确定。考虑分型线痕迹,产品粘模等。 3.斜销滑块位置和大小的确定。 4.顶针位置的排布,到后来可以大致修改。 5.水路的确定,锁模螺丝的确定 6.以上确定了即可确定模仁大小 7.模仁大小确定后,模座大小就可以确定出来。 第六十四页,共九十七页。 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这里推荐一本书——《模具工程》([加]H.瑞斯 著 朱元吉等译 化学工业出版社),非常细致的说明了整个模具设计,生产的过程。以下是该书的大纲: 第一篇 模具工程 第一部分 有关模具、注塑机、塑料原料及其制品的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模具设计的一般指导原则 第三部分 模具设计者要考虑的特殊问题 第二篇 模具性能 第六十五页,共九十七页。 模具设计 产品壁厚:产品壁厚尽可能均匀,但不追求绝对均匀。只要壁厚不是急剧变化,一般情况都不会出现成型缺陷。 拔模:拔模角度的大小是跟产品的表面要求直接相关的。抛光部分,拔模角度可以为0,有花纹要求,就需要依据最小拔模角给出拔模。下表是原公司(手机模)推荐放电花纹和拔模角度对应表。(VDI 德国工程师协会标准) 放电花纹 VDI15 VDI18 VDI21 VDI24 VDI27 VDI30 拔模角度 1 1.5 2 2.5 3 3.5 第六十六页,共九十七页。 模具设计 分型面选择原则: 1.长筒件分型面尽量放置在产品中,可以减小拔模角度。 2.尽量将产品留动模 3.保证产品外观质量 4.有利于排气 5.保证同轴度 6.有侧孔时尽量避免侧抽芯 7.保证产品精度 8.壁厚均匀的薄壁件一般采用阶梯式分型面。 第六十七页,共九十七页。 模具设计 滑块斜销:滑块斜销同属于侧抽芯机构,滑块很好理解,大部分滑块都是在产品外侧,对产品结构影响不是很大。斜销大部分情况在产品内部运动,对产品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将斜销拆出来计算行程空间。 第六十八页,共九十七页。 模具设计 滑块:滑块可分为公模滑块,母模普通滑块,母模隧道式滑块。 滑块大部分成型面在公模,且随公模运动的滑块为公模滑块 滑块随母模运动的为母模滑块。 当产品的侧壁存在侧抽芯孔且外表面不允许有分型线时,滑块分型线只能沿孔的外缘分型,需要在母模仁从侧面挖出一个孔来跑滑块,为隧道式滑块。 母模滑块都必须在公母模分开前开模。 第六十九页,共九十七页。 注塑模具介绍-其他辅助系统 分压机构:一般情况下,模具的公母模板是不完全闭合的(为了给模仁修改留出余量),锁模力完全靠模仁的分型面承受,当分型面比较小时,需要在模板上安装几个金属片,分担分型面上的压力。 第三十一页,共九十七页。 注塑模具介绍-其他辅助系统 局部加热:模具中需要局部加热的时候,需要在模具上安装加热棒。 第三十二页,共九十七页。 注塑模具介绍-其他辅助系统 模具的局部加热,还可以是,电磁脉冲加热,热蒸汽加热,冷却水路加热等。其中电磁脉冲加热,热蒸汽加热需要在合模前加热完成。冷却水路加热,需要模具有很好的热疲劳特性,加热速度比较慢。 气路:嵌件模中,嵌件在模具中的固定有时需要真空吸附,此时模具上需要开设气路,必要是使用吸盘。 第三十三页,共九十七页。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 模具的分类 注塑原理介绍 注塑模具介绍 常见注塑模具类型 模具设计过程 模具加工工艺 模具修改方式 第三十四页,共九十七页。 两板模 两板模装配图 第三十五页,共九十七页。 两板模 第三十六页,共九十七页。 两板模 两板模一般是指在开模的过程中只分成了动模侧和定模侧两半的模具。 两板模的变形,如加弹跳板,控制开模顺序,实现滑块等抽芯机构的延迟开模等。如上一页图片中的5和6之间增加弹簧,在开模过程中,5和6先分开。 两板模的变形,产品需要脱料板从模芯上推出。如上一页图片中,4和5之间增加一块脱料板,将产品从型芯上推出。 第三十七页,共九十七页。 两板模 两板模的优点: 两板模最为常见,其结构简单,形式多样,维护方便。 两板模浇口形式有直接进胶,边缘浇口,潜伏式浇口,牛角式浇口,搭接浇口,圆盘浇口,扇形浇口,辐式浇口等 两板模的缺点: 两板模除潜伏式和牛角式浇口外都需要后续加工去除浇口。 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七页。 两板模 浇口形式: 牛角浇口 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七页。 三板模 三板模装配图 第四十页,共九十七页。 三板模 第四十一页,共九十七页。 三板模 三板模就是在开模的过程中公母模先不分开,而是拨料板(上图2)先和母模板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