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树学教学课件》9第九章-角规测树.pptVIP

《测树学教学课件》9第九章-角规测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角规测树 (本章教法及学时分配) 一、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综合实习 二、授课对象: 林学, 本科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课程的学习,使同学掌握角规的基本原理及测树的基本方法。 * 四、主要讲解内容:1、角规的基本构造及测树基本原理;2、角规测树的基本方法及绕测技术;3、角规控制检尺技术;4、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株树、蓄积量;5、其它角规测树方法。 * 五、时间分配:理论讲授4学时,综合实习0.5天。 六、讲授重点: 重点掌握角规的基本构造及测树基本原理、角规测树的基本方法及绕测技术、角规控制检尺技术。 七、教学难点: 理论如何结合实际 八、教学法: 1、多媒体教学; 2、多举实例,诱导和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 *九、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简易角规、棱镜角规、干式角规。 *九、参考书[1] 孟宪宇.1996.测树学.中国林业出版社,45~65[2]国家林业局.2004.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3] 国家林业局.2003.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4]关毓秀.1987.测树学.中国林业出版社,78~99[5]杨荣启.1980.森林测计学.东京:养贤堂,188~193[6]吉田正男.1930.测树学要论.东京:成美堂,238~239 [7]Gingrich S.F.1967.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Stocking and Stand Density in Upland Hardwood Forest in The Central States For.Science.13(1):38~53 [82]HuschB.1972.Forest Mensuration.New york:the Ronald press Co.(测树学翻译组译.1979. 测树学.农业出版社)[9]Loetsch F.1973.Forest Inventory.vol.ⅡMunchen Bern Wien,46~63 [10]Reineke P.J.1933.Perfecting a Stand-Density Index for Evenaged Forests.Journ.Agri.Res.46:627~638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利用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的原理? 2.正确使用角规绕测技术的要求是什么? 3.用角规测树技术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步骤。 *第九章 角规测树 奥地利林学家毕特里希1947年提出,是测树学20世纪突出成就之一。 (W.Bitterlioh) * 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的理论和方法,突破了100多年来在一定面积(标准地或样地)上进行每木检尺的传统方法,大大提高了工效。 50多年来,经过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和进一步研究,角规测树的原理、方法和仪器、工具不断地有所发展和完善,现在已形成了角规测树的一套独立系统,并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自1957年开始引入这一方法,并逐步得到推广和普遍采用,已设计制造了一些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角规测器。 * 原始的角规由一根定长的木尺和带有缺口的金属片构成。尺为缺口的50倍。 * *1.以样点为圆心的多重同心圆原理 假设下图第一节 角规测树的基本原理··RdP1/P2/P3为直径相同的三颗树。 *观测时 P2恰与通过缺口之视线相切(即P2为临界木)观测者至P2 的距离为R(假想圆半径),角规尺长为L,缺口宽为l ,则d/R= l/L。且令比值为一固定值,例如,若令 为一固定值 .例如,若令 ,则树干横断面积 与与样圆面积 之比将有如下固定比例关系: *F 杆式角规的比例口开口 杆长 开口 杆长 0.51.02.04.0 0.70cm1.00cm1.41cm2.00cm 50cm50cm50cm50cm 1111 70.71cm50.00cm35.36cm25.00cm * 若按上述的比例关系设立样圆,则当树干胸径d为10cm时,相应的样圆半径R为5m,凡树干中心离样点的水平距离在5m以内的胸径d为10cm的树干,因位于样圆内,每有一株树就相当于每公顷有lm2的胸高断面积,有两株树就相当于每公顷有2m2的胸高断面积。水平距刚好等于5m的,可计数为0.5株,相当于每公顷有0.5m2胸高断

文档评论(0)

爱分享的达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