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小学六年级语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精选教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是一首以农村生活的佳作。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西江月·夜行黄
沙道中》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精选教案一
教学内容: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
2.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
预设目标:
1.了解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尝试通过诗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人热爱农村、关心农事的质朴情怀。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教学准备:
结合课内外资料,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最
早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
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
种,58 字以内为小令,91 字以上为长调,58 字以上至 90 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
习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 50 字,仍属小
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
间的联系。
二、感知作者
辛弃疾是南宋的爱国词人 ,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
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 ,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 ,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
上饶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 ,比较容易读懂。
三、合作探究
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 ,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互动 1 :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长。因为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还可
以从词人找避雨地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互动 2 :路长,为什么要夜行?
明确:白日酷热,因为从鸣蝉、说丰年、骤雨等可以看出这时正值夏季。
互动 3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片的内容?
明确: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的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
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的格外欢快。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
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的鸣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
定是一个好年成。
互动 4 :下片一开始就说 “七八个星天外” ,这意味着什么?
明确:到了后夜,天边尚余几颗星。
互动 5 : “两三点雨山前” ,雨不大嘛 ,词人着急吗?
明确:从下句看,他是着急的,因为这是骤雨将至的信号。
互动 6 :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明确:从下文“旧时”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
互动 7 :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
明确:词人用的是倒语,表现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
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
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上语文课堂实录9.明天要远足 人教.pdf
- 2023年我是小记者教案.pdf
- 如何进行高三数学习题课的教学设计.pdf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pdf
- 永吉县小学2014年寒假县级“主题式”培训方案.pdf
-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影子》教学设计.pdf
-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pdf
-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小学道德与法治_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pdf
- 部编版 9.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第二课时 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pdf
- 2022-2023学年金华市浦江县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测试题(含解析).pdf
- 小学语文_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1课《赵州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pdf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复习资料.pdf
- 2023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之消防设备初级技能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pdf
-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教案反思.pdf
- 学前幼儿园_大班科学活动《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学设计.pdf
- 2011 CPA 税法 第十章 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法 习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