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规]大学美育基础》教案 第1课 了解美的基础知识.docx

《[国规]大学美育基础》教案 第1课 了解美的基础知识.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了解美的基础知识 1 了解美的基础知识 第 课 第 课 了解美 第 课 了解美的基础知识 1 PAGE 4 PAGE 4 PAGE 3 PAGE 3 《大学美育》教案 课时分配表 章序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 1 培养美之情操——美和美育 4 2 聆听绕梁之音——音乐之美 6 3 观赏婆娑舞姿——舞蹈之美 4 4 领略梨园风情——戏曲之美 6 5 品味妙笔丹青——绘画之美 4 6 书写翰墨风华——书法之美 4 7 漫谈文辞妙语——诗词之美 6 8 走进光影世界——影视之美 6 合计 40 课题 了解美的基础知识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美的本质和特点 (2)熟悉美的表现形式 素质目标: 了解中华美学精神,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美的本质、特点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美得本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新课预热(5 min)→互动导入(5 min)→传授新知(23 min)→课堂讨论(10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0 min)→课堂讨论(15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新课预热 (5 min)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讲述项目导读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育不仅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而且能让我们遨游在美的海洋中,聆听那幽远缥缈的天籁之音,品味那如梦如幻的舞台人生,观赏那笔简意繁的山水之作……从而使我们领悟人生的真谛,点亮人生的光芒。 通过新课预热,与学生互相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 互动导入 (5 min) 【教师】多媒体展示古诗《钱塘湖春行》,并提出问题: 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 【学生】思考、主动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较好地诠释了这句话——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发现美,更善于观察美、欣赏美。 通过互动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授新知 (23 min) 【教师】引入新知,讲解美的基础知识 一、美的本质 ?【教师】提出问题: 你是怎样理解美的?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讲解新知 美是指能够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客观事物是人们产生美感的基础。人们不自觉地被客观事物唤起了美感,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感染。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傲立枝头的梅花”和“苍翠挺拔的竹子”(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通过观看梅花和竹子,你能联想到哪些精神品质? ?【学生】聆听、观看、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当人们看到傲立枝头的梅花时,便会想到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当人们看到苍翠挺拔的竹子时,便会产生奋发向上的进取之心。 积极性是人们区分事物美与丑的根本标准。 现实生活中,美时时都有,处处都有。我们可以徜徉其中,不断认识审美规律,去观察美、聆听美、发现美……当然,美在艺术领域中更为精彩。艺术家们通过音乐、舞蹈、戏曲、绘画、书法、诗词、影视等艺术形式,把人的情感和精神境界展示出来,构成了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的“美的世界”。 ?【释疑解惑】 美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不同形态。艺术是对美进行反映的一种文化样式,艺术具有审美性,但并不是说所有美的事物都是艺术。只有将自然美和社会美进行再创造才能构成艺术,没有经过加工和再创造的自然美和社会美都不能称为艺术。 二、美的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 你认为美具有哪些特点?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讲解新知 (一)形象性 美体现在具体、可感知的形象中。无论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都是借助由声、光、色、线、形等要素所构成的感性形象表现出来的。因此,美具有形象性。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桂林山水”(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桂林山水的美是如何呈现的? ?【学生】聆听、观看、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桂林山水的美是通过由青山、秀水等自然元素构成的感性形象呈现出来的。 (二)感染性 美的感染性是指美能够以情感人,并使人们感到愉悦,或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 ?【华彩流光】古琴曲《高山流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