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④重兵在握: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安禄山 “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旧唐书》 (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 史料实证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 2.爆发 3.经过 755年 756 756 757 763年 农历十一月初九 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 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唐军在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被平定。 渤 海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河 黄 江 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太子李亨北上路线 唐玄宗入蜀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凤翔。 755年 757年,安禄山被其子所杀 1.攻占东都洛阳,唐军退守潼关; 2.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建国号 “大燕”,同年六月攻下潼关 3.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平叛将领: 郭子仪、李光弼 时空观念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1月,唐玄宗李隆基的干儿子安禄山发动叛乱,李隆基带着贵妃杨玉环、皇子离开长安,逃向四川。走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以禁军主帅龙虎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从将士,杀死宰相杨国忠(贵妃堂兄),逼着皇帝处死杨贵妃。玄宗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赐贵妃三尺白绫,自缢于马嵬驿西门外三门佛殿,那年杨玉环38岁。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马嵬坡兵变 史料实证 阅读材料,讨论分析 安史之乱的爆发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影响:①经济: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②政治: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了繁镇割据的局面。 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灾难? 4.影响 时空观念 人口众多 经济繁荣 政治清明 人口锐减 经济萧条 藩镇割据 755 618 907 大唐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前半生英明神武 后半生惨不忍睹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能否避免?有何启示? 唐朝灭亡 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这首诗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目标导学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 官逼民反,百姓遭殃。 历史解释 材料一:“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huǐ,毒蛇) ” ——《贪官怨》 材料二:“至唐则宦官主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废君、弑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昨朝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三羞诗》 材料四:“桑柘(zhè)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山中寡妇》 材料五:“夫妇相顾亡……兄弟各自散,?……儿童啮草根……斑白死路傍” ——《三羞诗》 吏治腐败 藩镇割据战争频繁 宦官专权 结合材料,分析归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之古诗词曲分册逐首梳理-八年级下册 课件.ppt
- 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之古诗词曲分册逐首梳理-九年级上册 课件.ppt
- 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之古诗词曲分册逐首梳理-九年级下册 课件.ppt
- 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之古诗词曲分册逐首梳理-七年级上册 课件.ppt
- 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之古诗词曲分册逐首梳理-七年级下册 课件.ppt
- 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七年级下册 课件.ppt
- 译林版三起六年级英语下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任务单.pdf
- 译林版三起六年级英语下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 译林版三起六年级英语下册第八单元分层作业设计.pdf
- 译林版三起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任务单.pdf
-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大单元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
- 第6课 北宋的政治【大单元课时教案】【大单元教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df
-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新课标核心素养复习课件】- 大单元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
-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大单元课时教案】【大单元教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df
-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大单元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
-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大单元课时教案】【大单元教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df
-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大单元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
-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大单元课时教案】【大单元教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df
- 第10—11课 蒙古族与元朝【新课标大单元教学整合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
-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大单元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