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蛔虫”医案100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蛔虫”医案100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蛔虫医案100例,以供大家参详。 1 刘某,女,16岁,学生。 初诊:1979年6月。 主诉:昨夜突然腹痛,自服驱蛔虫药,排出蛔虫数条,但腹痛仍不止,而在下肢皮下出现瘀斑,而来医院求诊。 诊查:患者面色萎黄,纳呆口淡,四肢酸重,皮下出血斑明显,血常规检查:血小板13×10ˉ9/L,脉沉细。 舌红少苔。 邀西医会诊,诊为过敏性紫癜。中医诊为肌衄之证。 辨证:脾不统血,血不归经。 处方:当归12g赤白芍各12g白术10g泽泻12g茯苓12g丹皮10g仙鹤草30g乌梅 5g黄芪30g 5剂 二诊:药后腹痛渐止,皮下出血停止。 再以原方去当归、乌梅,加太子参30g,槐米15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又5剂。 瘀斑渐退,病转痊愈。半月后追访,康复如初。 按语:过敏性紫癜为西医诊断病名,属中医肌衄范畴。 患者因一派脾虚气弱,气不摄血之象,故从健脾益气,统血归脾入手,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大凡出血当先救急,以止血为治疗之首,故方中用仙鹤草收敛止血,丹皮、赤芍凉血止血,黄芪、白术补气摄血。 止血需活血,使之血止而不留瘀,故当归既活血又补血,丹皮、赤芍凉血又活血。 泽泻、茯苓以利湿化痰,使瘀血化水之后不致留停体内化生痰瘀。故本案除标本兼治外,又深一层考虑愈后的病变,此为法中之妙法。 董汉良 2 沈观祉令孙,年方三岁,发热数日而见麻疹,才一日而面上尽没,神气困极,蛔虫口出,不一而足,数日不食,下泻上喘,唇口燥裂,五心壮热,手足指尖皆冷,脉则细数无伦,两尺更弱。 医者病家咸为疹毒归脏,热极于胃,故蛔虫连出也。 殊不知病人之神气欲脱,五脏俱困,脾虚不能健运,何能纳食消谷?谷食久虚,虫无所食,又兼津液枯槁,虚火熏蒸,脏腑燥热,虫难安其身而出也。况诸斑疹多由内伤失调,脾胃不足,是以荣气逆行,阴覆于外耳。 凡血盛气壮则色红而焮发,血虚气弱则色白而隐伏,有何毒之轻重乎?而上退缩者,阳虚不能升发也,有何毒之内攻乎?喘促者,气短难续也;唇焦者,脾津耗竭也;五心壮热者,阴亏火烁也;泄 泻不食者,真火衰而脾不运也;寸关细数而尺弱者,气虚血虚,虚火浮上而不藏也;若非阴中补火,使龙雷敛纳,存此一点余阳,何以为生身活命之本?况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今日之急,本气欲脱也。 经所谓有标而本之,本而标之,以所急为标本也。 倘不知所急,仍谓麻疹余毒,解利清托为事,恐神气先尽环境麻毒之先矣。况即大痈肿毒,皆气血留结而成形,因何脏之虚处而发现于其部,皆本身气血之中病也,岂真有何毒入于气血中而为害乎?岂可以俗尚解毒之方,而委人性命于垂危!乃以熟地六钱,丹皮二钱,生麦冬三钱,牛膝二钱,制附子六分,煎服一剂,假火假热全消,真寒真虚毕露,神气更倦。 余曰:阴以少复,当补气以助其发生。 乃照前方另煎人参二钱冲服,服后昏睡彻夜,神气渐爽,身热喘促全安,始能饮粥而微呕,乃胃气久虚之故也。 乃用熟地五钱,炒燥麦冬二钱,炒黄白术二钱,牛膝一钱六分,五味子三分,制附子八分,另煎参汤冲服,三四剂而痊愈。 (《冯氏锦囊秘录》) 按:麻疹现而面上尽没,壮热喘逆,口唇燥裂,明是邪陷逆证,反用峻补而愈,殊不可信。 况云斑疹多由内伤失调,脾胃不足,此说亦不可为凭。 冯兆张 3 苦楝根,取新白皮一握,切焙,入麝少许,水二碗,煎至一碗,空心服之,虽困倦不妨。 自后下虫三四条,状蛔虫,其色真红,而渴顿止。乃知消渴一症,有虫耗其精液者。 琇按:此方神效,服之屡验。 张子和 4 甘草粉蜜汤治顽固胃疼 “(与上同书)甘草粉蜜汤这个方子,不只能驱虫,它还能治胃疼。它治‘心下疼’,心下就是指胃。 我们遇到胃疼,不论是胃溃疡还是胃炎,胃疼痛得厉害,用这个药很好使,但这个粉(铅粉)就不要搁了,驱蛔虫才搁铅粉,我治上述普通的胃病都搁白及。 白及这味药和王不留行差不多,也是祛瘀定痛,同时止血。 假设是胃溃疡这种病且伴有潜血的情形,这个药就更好使了,就用甘草、蜜,加上白及。 不过我不是用书上这个剂量,我用的剂量会大一点,甘草一般我都用24克,最高用30克,蜜我都用45克,白及用12克。 制法和书上相同,把甘草和白及先用水煮,取二升,去滓,把蜜搁里头再煮,搅令和,煎如薄粥就可以用了。 我常让疼得厉害的病人一次把药全吃了,疼得不厉害的病人就分两次吃,特别是顽固的胃疼,病人吃上这个药就会好,这个你们可以试验。 但是要注意因为这个药中大量地用甘草,如果胃不疼了就停药,不然吃多了腿肿。 甘草这味药影响小便,所以利尿药里头大量地用甘草的情况很少,五苓散、猪苓汤里都没有甘草。 所以在我们用这个药的过程中,如果病人有水肿的话,甘草的药量就不要太多了。 这个药不只治疗蛔虫疼,一般的胃疼用这个药效果都很好,我是试验过了才这么说的” 编者按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