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传热特性实验研究.docxVIP

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传热特性实验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 刘 东 (1.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抚顺 113122;2.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 抚顺 113122) 自燃引发的煤火灾害仍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及矿工人身安全的主要灾害[1-2]。在我国,煤火区域重灾区主要位于北纬36°至45°左右,分布于陕西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等,灾害区域覆盖面积达720 km2,且逐渐延伸,每年损毁煤炭资源超2 000 万t[3-5]。此外,据统计,在西部地区因煤火燃烧产生的CO2高达2 840 万t,SO2高达10.03 万t,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6]。因此,研究煤的热物性参数(热扩散系数、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得到煤体的热传递规律,对于掌握煤火蔓延规律存在重要意义。Wen 等[7]揭示出在低温范围内,随着煤温的升高,烟煤热扩散系数减小,而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呈现增长趋势;马砺等[8]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煤的灰分、水分、挥发分及固定碳等因素对煤导热系数的影响;肖旸等[9]分析了在氮气气氛中不同氧化程度的煤的热物性参数,发现氧化煤的热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而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增大,表明温度对热物性参数的影响仍占据主导地位。此外,氧化煤的热扩散率的变化与氧化煤的微晶结构改变有关[10];Deng 等[11]表明出空气中煤的热物理性质与热解过程中煤的热物理性质不同,在空气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扩散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均增加;同时,Deng 等还揭示了微晶结构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热扩散率的影响[12];张辛亥等[13]分析了不同程度预氧化煤在空气气氛中的热传递特性,发现热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与Deng 等研究结论相一致;周西华等[14]采用灰色预测模型揭示出煤密度、水分、固定碳等主要因素对煤导热系数的影响;Yin 等[15]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揭示了氧化煤的热扩散系数与煤微晶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从文献中可发现,煤的热物性参数与煤自身特性如挥发分、水分、灰分及固定碳等因素有关,为了深入分析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热物性参数变化规律,将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空气气氛中煤热扩散系数、比热容和导热系数与煤自身特性的关联性,确定影响煤传热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煤样制备 实验煤样选取大柳塔煤矿长焰煤、兴隆庄煤矿气煤、丁集煤矿焦煤和王家岭煤矿贫瘦煤,均属于烟煤,并将其编号分别为DLT-CYM、XLZ-QM、DJJM、WJL-PSM,不同变质程度烟煤工业分析见表1。 表1 不同变质程度烟煤工业分析Table 1 Proximate analyses of bituminous coal with different metamorphic degrees 为了获取测量煤热物性参数所需的煤样,将从各煤矿井下取出的新鲜煤样破碎,筛选出粒径低于0.125 mm 的煤粉。随后,称取适量不同变质程度的烟煤粉末,采用压片机将煤粉压制成大约直径12.87 mm 和厚度1 mm 的薄片。为了减少因薄片厚度引起的热物性参数差异,将每种煤样各压制出3 个厚度接近一致的薄片,最后结果求取平均值。 1.2 实验仪器及条件 采用激光导热仪LFA 457,基于瞬态热流法测定出各煤样的热物性参数,煤样制备过程及激光导热仪示意图如图1。 图1 煤样制备过程及激光导热仪示意图Fig. 1 Schematic of coal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laser-flash apparatus 仪器由4 部分组成,分别为激光加热系统、加热炉、红外检测器和数据采集系统。首先将待测煤样薄片放入支架上,激光发射器均匀发射激光脉冲引起煤样薄片下表面温度迅速升高,恒定升温速率为1 K/min,且加热炉中一直以100 mL/min 的供气速率通入空气。随后,热量由煤样薄片下表面传热至其上表面,当炉内煤样薄片温度达到触发值,即30、60、90、…、300 ℃时,最终数据采集系统得出此温度下的煤样的热扩散系数、比热容和导热系数。此外,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个温度点下煤样的热物性参数测试3 次,并通过计算3 个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来确定每个给定温度的热物性参数的平均值。 1.3 灰色关联方法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均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为了揭示煤自身固有特性如灰分、水分、挥发分及固定碳等参数对其自身热传递特性参数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掌握灰分、水分等参数分别与煤比热容、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之间的相关性[8,15]。由于各参数之间的量纲不一致,因此将各参数数据通过式(1)开展归一化处理,转变成无量纲。当实验数据被无量纲后,煤中灰分、挥发分及固定碳等参数与热物性参数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可由式(2)计算: 式中:Xj(k)是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