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易损性分析.docxVIP

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易损性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 ? 黄飞鸿, 何沛祥, 吴腾飞 (1.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2.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11)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网络系统的重要结构,屡次在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地震分析十分必要。地震易损性分析可以反映不同强度等级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各级损伤的概率[1],因此可对桥梁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来评估其抗震性能。 目前易损性分析常用的表示方法是易损性曲线。文献[2]采用云图法建立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文献[3]采用能力需求比模型法建立斜拉桥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文献[4]采用频数统计法建立规则梁桥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文献[5]和文献[6]比较云图法和频数统计法易损性曲线的建立方法,表明与频数统计法相比,云图法低估了结构发生严重破坏和完全破坏的概率。因此采用频数统计法建立的易损性曲线更能真实地反映结构的抗震能力,然而频数统计法计算的是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破坏的频率,直接连线会形成一条波折线,而现有的一些拟合方法较为繁琐,因此,有必要对其拟合方法进行研究。 目前的易损性研究理论大多集中在构件层面,对桥梁系统的易损性研究较少。文献[7]采用一阶界线法建立高墩大跨梁桥的系统易损性曲线;文献[8]采用一阶界线法和二阶界线法分别建立多跨连续梁桥系统的易损性曲线。但这些方法均将桥梁各个构件看成同等重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此有必要从构件的重要程度对桥梁系统的易损性展开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一座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以其支座、拱肋和系梁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统计法计算不同强度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破坏的频率,采用对数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对计算的频率点进行拟合,建立3种构件的易损性曲线;同时考虑这些构件的重要性,引入权重建立桥梁系统的易损性曲线。 1 易损性分析的流程 本文采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9]的频数统计法对桥梁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分析流程如下: (1) 建立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模型。 (2) 选择符合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组地震运动记录,并对每一条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进行调幅,增幅范围为0.1~1.0g,增量为0.1g。 (3) 以所选取的地震运动记录作为输入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4) 根据桥梁结构自身特点,以支座、拱肋和系梁为研究对象,定义并量化各构件的损伤指标。 (5) 统计落入各级损伤状态的频数,计算对应频率。 (6) 对频率点进行拟合,得到桥梁构件的易损性曲线。 (7) 建立桥梁系统的易损性曲线。 2 背景桥梁模型建立 2.1 桥梁工程概况 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度为128 m。钢管混凝土拱肋采用等截面的哑铃形截面,上下钢管半径为0.6 m,钢管中心距为2.2 m,矢高为25.6 m,拱轴线采用悬链线线形,拱肋中心距11.4 m。用5道圆形钢管横撑连接拱肋,在拱顶处布置X型横撑,拱顶至两拱脚间对称布置4道K型横撑,拱肋钢管及横撑均采用Q345q-D钢,拱肋钢管和腹板内灌注C55自密实收缩混凝土。系梁采用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截面,截面宽13.2 m,高2.5 m,系梁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筋采用标准强度为1 860 MPa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吊杆采用尼尔森体系形式布置,吊杆索体钢丝抗拉强度为1 670 MPa。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桥梁总体布置形式如图1所示,图1中单位为cm。 图1 桥梁结构总体布置图 2.2 ANSYS有限元模型建立 采用 ANSYS 有限元软件建立桥梁计算模型,拱肋采用组合单元[10]模拟,将钢管混凝土视为组合材料,采用支持自定义截面的BEAM188 单元模拟拱肋、横撑和系梁;系梁中的预应力采用等效荷载[11]的方式进行模拟。采用LINK10单元模拟吊杆,设置初应变施加吊杆初张力。采用COMBIN14和COMBIN40弹簧单元模拟支座。建成拱桥的立面、侧面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桥梁ANSYS有限元模型 3 地震波选取 文献[12]研究表明,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选取10~20条地震波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因此本文根据文献[13]计算符合桥址所在场地条件的设计反应谱,以该设计反应谱作为目标反应谱,在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强震数据库中选取20条地震波,选取时综合考虑震级、震中距和剪切波速的影响。所选地震波的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拟合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反应谱与目标谱拟合情况 4 损伤指标的划分 根据文献[14],桥梁的地震破坏等级可划分为无破坏、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完全破坏5个等级,现有的桥梁结构易损性研究理论也均按照上述等级划分。因此本文沿用此法,选用拱肋、支座和系梁作为研究对象。 拱肋属于压弯构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