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脏腑论治虚证论治中成药内科疾病用药补益剂.docxVIP

从脏腑论治虚证论治中成药内科疾病用药补益剂.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脏腑论治虚证论治中成药内科疾病用药补益剂 补药用于虚证,有气虚、缺血、阴虚、阳虚等症状,同时使用。而气血阴阳与人体脏腑密切相关, 相互制约。凡由补益药物为主组成, 具有补虚扶弱功效, 调补人体气血阴阳不足, 增强人体机能, 用以治疗各种虚证的制剂, 统称为补益剂。 1 补阴—补益剂的功效 针对正气虚弱所致的各种征候, 补益剂用于补益脏腑的阴阳气血, 以恢复和改善脏腑的功能, 补充物质的不足, 补益人体虚损, 增强体质,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气虚和阳虚表示机体活动能力减退, 即所谓“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 血虚与阴虚表示机体精血津液的耗损, 补血和补阴是补精血不足, 以增加物质基础, 即所谓“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 本类药物中的甘温助阳之药, 可以温补形体之虚寒;甘寒滋润之药, 能滋养津液之不足。总之, 本类药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亏损, 从而治疗各种虚弱的病症。 气血阴阳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相互滋生, 相互转化, 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在病理情况下, 亦能相互影响, 所以单一虚证较为少见, 而常合并出现。当气虚与阳虚并见, 宜补气与助阳并用;当气虚与血虚互见, 宜补气配以补血;气虚与阴虚互见, 宜气阴双补;阴虚与血虚互见, 当补血与滋阴并用;阴虚与阳虚互见, 宜滋阴加助阳以消除阴阳俱虚。如气血双虚用八珍丸气血双补, 阴阳两虚用肾气丸壮阳滋阴, 气阴两虚用生脉散补气养阴。还应根据脏腑虚损情况, 选用不同中成药, 如脾肾阳虚用附桂理中丸双补脾肾, 心脾两虚用人参归脾丸养心脾。总之, 临床应用时, 应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用中成药。 2 补血剂、阴虚证 补益剂可分为补气剂、补血剂、补阴剂、补阳剂4大类。 气虚证者因脾气不足而出现神倦肢软, 食欲不振, 腹胀便溏, 甚至全身虚浮, 中气下陷, 脏器下垂;或因肺气不足而显少气懒言, 动作喘气, 易出虚汗, 均可用补气剂治之, 而尤应补脾肺之气。可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为主药, 再根据病情, 酌量配以行气、渗湿、生血养阴之品, 如参苓白术片、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等。 血虚证常见面色萎黄, 唇色苍白, 头晕眼花, 心悸乏力, 健忘, 失眠, 多梦易惊, 舌淡脉细, 或形体消瘦, 身面浮肿;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至闭经。宜用补血剂, 常以熟地、当归、芍药、阿胶等为主药, 如阿胶补血膏、阿胶养血颗粒、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 气血俱虚的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 心悸气短, 肢体倦怠, 面色无华, 舌质淡, 苔薄白, 脉虚细等。常以补气之人参、黄芪、白术, 补血之熟地、当归、芍药等品组成制剂, 代表药如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 阴虚证可因起源于肾、肺、肝或胃而出现不同的症状。肾阴虚多见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失眠盗汗、腰酸溃精;肺阴虚可见干咳痰少、咯血或痰中带血、口舌干燥、虚热缠绵;肝阴虚可见两眼干涩、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胃阴虚则有咽干口渴、舌红少津、不知饥饿或胃中嘈杂、干呕或大便燥结。治应根据不同的阴虚证状而选用补阴药。常用地黄、麦冬、天冬、龟板、知母、玄参、玉竹、沙参、女贞子、百合等药为主的成药, 如六味地黄片、知柏地黄丸、养血安神丸等。 阳虚以肾阳虚最为重要, 肾阳虚可见神倦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白带清稀、夜尿频繁、小便失禁等。补阳成药常由附子、肉桂、杜仲、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仙茅、淫羊藿等药组成, 如治肾阳虚的桂附地黄丸、五子衍宗丸, 治脾阳虚的理中丸。 3 阴火盛者 3.2凡病邪未尽, 正气尚盛者不宜用补益剂。 3.3阴虚火旺者不宜用补气、补阳剂, 因药味多辛燥, 易致助火伤阴。 3.4阳虚阴盛者不宜用补阴补血剂, 因药性多寒凉滋腻, 易致助湿伤阳。 4 《玄参、川贝母、牡蛎、甘草丸》 养阴清肺膏, 《部颁标准》第9册第144页;养阴清肺丸, 《部颁标准》第9册第144页;养阴清肺口服液, 《新药转正目录》第2册第39页;养阴清肺颗粒, 《部颁标准》第12册第141页。 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 膏剂为棕红色粘稠液体;气香, 味甜, 微苦。丸剂为黑色大蜜丸;味甜, 微苦。口服液为棕红色透明液体;有薄荷及牡丹皮的香气, 味甜, 微苦, 有清凉感。颗粒为浅黑色的颗粒;气香, 味甜、微苦凉。 养阴润肺, 清热利咽, 用于咽喉干燥疼痛, 干咳少痰, 痰中带血。 咳喘。 主要有抗菌, 解毒, 抗炎, 镇静, 祛痰, 止咳, 解热等作用。 孕妇忌用。 颗粒每袋装15克;丸剂每丸重9克;口服液每支10毫升。 密封, 置阴凉处保存。 5 降血酸茶苷片 绞股蓝总苷片, 《新药转正目录》第33页;绞股蓝总苷胶囊, 《新药转正目录》第3页。 片剂为糖衣片, 除去糖衣后显淡黄色。胶囊剂内容物为淡黄色粉末;味苦。 养心健脾, 益气和血, 除痰化瘀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