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钩藤汤加味治疗经行头痛30例.docxVIP

羚羊角钩藤汤加味治疗经行头痛30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羚羊角钩藤汤加味治疗经行头痛30例 月经期间的头痛是月经期间或月经期间出现头痛综合征的症状。其病因为肝火、血瘀和血虚。但临床上以肝郁化火居多。笔者自2005年以来运用羚羊钩藤汤加味治疗本病30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1.1 一般数据 本组3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年龄为18~45岁;经前头痛20例, 经行期头痛1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 2 加益母草、蚤加龙胆草 予羚羊钩藤汤加减治疗。基本方:羚羊角5g, 钩藤15g, 桑叶20g, 菊花15g, 贝母6g, 竹茹8g, 生地黄20g, 白芍20g, 茯神15g, 甘草6g, 川芎15g。临证时根据病情加减。如头痛剧烈者, 川芎加至30~60g, 另加龙胆草8g、石决明20g以清泄肝火;如头痛如刺, 经行有块, 小腹痛拒按者, 加益母草15g、灵脂10g、蒲黄10g 地龙9g;心烦易怒者, 加丹皮10g、栀子10g等。7剂。每天1剂, 水煎服。经前1周开始服用, 连服1~3个月经周期。 3 3.1 治疗效果标准 痊愈:经行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半年以上;有效:经行头痛明显减轻;无效:经行头痛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效果 本组30例中, 痊愈22例, 有效7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时间最短者1个月经周期, 最长者3个月经周期。 阴消形、阴肝阴 李某, 女, 35岁。2011年5月20日初诊。自述3年前因与家人生气后出现头胀痛, 反复发作。近半年来逐渐加重, 每于月经来潮前1周出现头胀痛, 甚或巅顶掣痛, 经行痛减, 经净而止。月经周期尚正常, 15天, 月经量稍多, 色鲜红有血块, 小腹刺痛;伴头晕目眩, 烦躁易怒, 口苦咽干, 舌质红、有瘀斑, 苔薄黄, 脉弦细数。证属阴虚血瘀、肝阳上亢。治宜清热养阴、活血化瘀、平肝熄风。处方:羚羊角5g, 钩藤15g, 桑叶20g, 菊花15g, 贝母6g, 竹茹8g, 生地黄20g, 白芍20g, 茯神15g, 甘草6g, 川芎30g, 石决明20g, 灵脂10g, 蒲黄10g, 益母草15g, 栀子10g。7剂。每天1剂, 水煎服。嘱经前1周开始服用。二诊:服后症状稍有改善, 效不更方, 续服2个月经周期后症状完全消失, 6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4 养阴清热以养肝 经行头痛病因虽有肝火、血瘀、血虚3种原因, 但以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 气血失调居多。古人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 冲脉又附于肝;头为诸阳之会, 五脏六腑之气皆上荣于头, 足厥阴肝经会于巅;肝为藏血之脏, 经期气血下注冲任, 阴血相对不足, 素体肝阴血不足之人, 肝阳更易偏亢, 经行时冲气偏旺, 冲气挟肝气上逆, 气火上扰清窍而致头痛, 治宜清热平肝熄风, 活血通经。方中羚羊角、钩藤平肝清热, 熄风镇痉;桑叶、菊花清肝明目;竹茹、贝母清热化痰;生地、白芍养阴清热;茯神宁心安神;甘草和中缓急;川芎、灵脂、蒲黄、益母草活血化瘀。全方共奏平肝育阴熄风、活血通络之功, 故临床疗效满意。

文档评论(0)

186****7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