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服刑人员自伤、自杀和自杀的刑法规制
作为一项重大的改革运动,服务警员在事故期间自杀、自杀和自杀是一种重大的破坏秩序的事件。它也是反映惩罚执行效率、秩序和犯罪改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制止服刑人员自伤、自残和自杀始终是监狱管理教育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通过对近年本省监狱发生的服刑人员自伤、自残和自杀情况的调查,就服刑人员自伤、自残和自杀的原因及防控和教育对策加以探讨,以期达到改进监狱管理工作和深化服刑人员教育之目的。
一、 社会支持欠缺
服刑人员,自伤、自残和自杀的原因是复杂的,与社会生活的高度疏离,高压单调的生活,长期抗拒警察的管理和教育,对未来感到渺茫,重大家庭变故,缺乏社会支持以及监管设施不完善、监控不力等都可能引发自伤、自残和自杀思想和行为的发生。
(一) 逃避惩罚,保外就医逃避刑罚
一些服刑人员犯罪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罪恶意识淡薄;对判决不服,身份意识不强,服刑意识淡化,对法律没有敬畏感,长期不服从民警的管理和教育。受到民警的批评、处分,便以自伤、自残或自杀做手段,要挟民警放松要求,妥协让步,达到逃避劳动,煽动闹事,保外就医逃避刑罚的目的。如某监狱二大队罪犯张××,生产劳动中时常怠工、完不成生产任务。2008年11月9日下午13许,张××利用刚出工,用开水送服吞下5枚平车缝纫针,企图采取自伤自残的手段逃避劳动、对抗改造。
(二) 缺乏希望救赎,结果却没有真正的希望,自然也很难造成选择价值保护的社会环境,对社会造成了价值认
服刑人员自伤自残和自杀的行为在重刑犯监狱中发生较多,由于这些监狱绝大多数服刑人员刑期长,其中少数服刑人员对未来前途感到悲观绝望;身患疾病的服刑人员,因为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折磨,深感自己因病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改造,影响获得奖励,看不到重返社会的希望。有的还因刑期长,年龄大,自感无人同情,无人理解,无人关心,在这些服刑人员看来,生的痛苦远远大于死的不幸,活着不如死了好。如某监狱罪犯李××,25岁,小学文化,犯抢劫罪判处死缓,2004年入监,现为无期徒刑。2009年5月29日手持一枚断针,神情呆滞地向民警报告,对民警询问又不言语,只伸出手掌,手掌中写到“拨120急救,李义勇”。民警再次进行盘问,回答不切题,认为有吞针的嫌疑,送医院透视,未见平车针的造影,只发现李犯脖子处有针尖利器的划横。经过调查发现,李××因刑期长,身患各种疾病,久治未愈,情绪消极,自己把名字改为李义勇,整日不言不语,目光呆滞,自伤、自残和自杀的倾向明显。
(三) 优化因素是自杀
一些服刑人员服刑后,有的后悔犯罪前不懂法、不守法,对不起受害人和社会;有的因为不听家人劝告而犯罪,使家庭陷入困境。致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内疚、自责而产生自杀,这是监狱服刑人员自杀的原因之一。如某监狱罪犯周××,小学文化,因抢劫罪被判12年,四进宫,入狱前周××瞒着妻子长期在外包养情人,有私生子、找三陪、沉溺于赌博造成家庭负债累累,服刑期间妻子每个月定期去会见、寄钱、送东西;周××在改造过程中掌握生产技术较慢,私下认为自己刑期12年,嘉奖又不好拿,从而对改造丧失信心。他写下8页的遗书,并在最后署名“你嫁错的人”。而后,在一天凌晨,周××在卫生间利用布条上吊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
(四) 部分心理障碍会增强
在自伤、自残、自杀的服刑人员中,较多存在着性格的内向、冲动鲁莽,情绪易激动,日常行事缺乏理智,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平时不善于民警和同改交流,人际关系紧张等各种心理障碍。在隔离状态下,这些心理障碍会增强,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无助和绝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借自杀行为作为最后一次呼吁以寻求周围的帮助”。如某监狱罪犯张××,33岁,小学文化,犯强奸罪判处死缓,2005年11月入监,现为无期徒刑,张××性格内向,沉默寡言,2009年春节以来经常出现幻想、多疑和无故哭泣,对民警的询问沉默不语。5月19日上午出工后,在流水线生产线上突然无故啼哭,民警询问不语,送医院住院。20日下午,挂完吊瓶,张犯在床沿坐了约二分钟,突然快步向墙壁方向撞去,被值班护理及时拉住,制止过程中极力反抗,手脚乱舞,仍用头撞床架,后用约束带进行控制并采取药物治疗。
(五) 矫正管理方面,应注意使用的不良品种,在不极
教育矫正服刑人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监狱人民警察在执法、管理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教育矫正的能力不强,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对服刑人员情况不明,存在麻痹大意思想或松懈情绪;缺乏工作责任感,履职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有的导致警囚关系紧张,直接引发服刑人员自伤、自残和自杀;有的因为工作疏忽大意,敏感性不强,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置服刑人员的各种突发性事件。
二、 服刑人员自伤、自残和自杀的防控措施
服刑人员改造过程中产生自伤、自残和自杀严重影响了监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会计年终工作述职报告7篇.docx VIP
- 法语语法总结ppt课件.pdf VIP
- 6《除法》单元整体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 .pdf VIP
- 小学生竞选大队干部演讲稿优秀.pptx VIP
- FSSC22000V6.0体系文件清单.docx VIP
- 情绪觉察水平量表.pdf VIP
- 20210916-IBM商业价值研究院-人工智能:应对AI数据困境:恰当的数据集成方法、治理和工具.pdf VIP
- DBJ50-T-185-2019_增强型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建筑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docx VIP
- SOP-QR-141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办法.doc VIP
- 几种常见医院感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