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晋吐鲁番所出《高昌书仪》刍议.docxVIP

吐鲁番晋吐鲁番所出《高昌书仪》刍议.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吐鲁番晋吐鲁番所出《高昌书仪》刍议 19世纪末以来,在吐鲁番金-唐朝的古墓葬和文物中发现了大量中文文件。这些文件是了解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吐鲁番盆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资料。1972年, 吐鲁番阿斯塔那一六九号墓出土了一件编号为72TAM169:26 (b) 的文书, 文书整理者将之定名为《高昌书仪》。此件文书存50行, 800余字, 虽然前后缺损, 但内容基本完整 一 西晋索环境的月仪帖 魏晋以降, 随着世族政治及其重文之风的兴起, 一种供人们写信时模仿和套用的程式与范本的书仪得以大量出现。迄今所知, 留存于世的最早书仪是西晋索靖的《月仪帖》。 据赵和平先生研究, 在已知的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三件书仪文书, 除了《高昌书仪》外, 尚有一件《唐代残书仪》, 以及一件《高昌吉凶书仪》 关于《高昌书仪》的成书年代, 前贤已有论及, 或认为“抄成的下限当不晚于公元576年” 出有《高昌书仪》的阿斯塔那一六九号墓, 还出土有《高昌建昌四年 (558年) 张 据《建昌四年 (558年) 张孝章随葬衣物疏》载, 死者张孝章的随葬品中有“《孝经》一卷” 二 治“明威”后,广武帝张氏 出有《高昌书仪》的阿斯塔那一六九号墓, 位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张氏坟茔, 与之并排的还有一七○号墓 张洪生前历官:“新除明威, 补为侍郎, 转为财官校尉, 洿林令, 迁为虎威将军, 转为广武将军, 迁为长史”, 死后“追赠振武将军、仓部郎中”。张 麴氏高昌建立前, 高昌曾“以敦煌人张孟明为王” 自西汉后, 因种种原因, 中原汉人陆续迁入河西走廊。如前文提到的《月仪帖》的作者索靖, 其先世本为钜鹿人也, 西汉时徙边敦煌 三 《高昌书仪》与敦煌《梁元帝编纂要》 赵和平先生认为, 从《高昌书仪》所存留的五十行文字看, 以内外族相问书为主, 编排方式比较特殊, 以月为别, 在不同的月份安排“与伯书”、“与叔书”、“与姑书”等, 既照顾了月侯寒温用语的全面, 又照顾到受位人身份的不同, 布局构思颇为精巧, 只是由于抄手的原因, 讹脱较多, 读起来不够流畅 从书仪残留部分的称谓看, 二月“与伯书”、三月“与叔书”、四月“与姑书”、五月与“兄姊书”、六月“与弟妹书”、七月“与姑与兄弟子书”、八月“与外祖父书”。据此可见, 二至六月为内族相问书, 七月和八月是外族相问书。这种编排格式为现存传世或出土书仪所独见。 文书前端残, 因此, 正月不知与谁书, 但第4行存有“尊体起居何如”。据P.3442杜友晋《吉凶书仪》, 其内族凶书仪中《祖父母丧告父母伯叔姑书》, “不审尊体起居何如”句的“起居”下, 注曰“伯叔姑不用起居字”;《伯叔祖父母丧告答父母伯叔姑书》, “不审尊体起居何如”句的“起居”下, 也注曰“姑不用起居字” 3 正月十五日拜疏。厶言:便及春日, 伏 4 尊体起居何如?未奉近□, 夙夜 9 二月四日拜疏, 厶言:便及春中, 伏惟增怀渐暄, 不审 10 伯尊何如?不奉动止, 下情须驰。即日, 厶自所顺所 16 三月八日具疏, 厶言:便 (及) 春末, 伏惟增怀转暖, 不审从 17 叔尊体何如?未奉近诲, 下情恋, 即日厶粗可行。谨 22 四月廿五日具疏, 某言:便及维 (?) 夏, 惟增怀薄暑, 不审 23 姑尊体 何如?不奉旨告, 下情驰。即日某粗可行。谨 从上所引《高昌书仪》的套语看, 随季节月份的不同, 晚辈问候长辈的套语, 用词有所变化。如:第3行“便及春日, 伏 ”;第9行“便及春中, 伏惟增怀渐暄”;第16行“便及春末, 伏惟增怀转暖”;第22行“便及维 (?) 夏, (伏) 惟增怀薄暑”等。然后是问安, 一般用“不审某尊体何如?”的套语。其后的用语大同小异, 没太大的差异。 又据《初学记》卷3引《梁元帝纂要》载: 正月孟春, 亦曰……上春、初春、开春、发春、献春、首春、首岁……。二月仲春, 亦曰仲阳。三月季春, 亦曰暮春、末春、晚春。…… (四月) 孟夏, 亦曰维夏、首夏、季夏 可见《高昌书仪》的季节套语与《梁元帝纂要》有某些相似性, 只不过《高昌书仪》的套语较《梁元帝纂要》简单了许多而已。因此, 《高昌书仪》与《梁元帝纂要》之间似乎存在某种联系。另据敦煌所出《朋友书仪》载: 正月孟春 (亦云启春、首春、初春、早春、春首、献春、时寒、余寒、尚寒) 。二月仲春 (春中、春景、时渐暖、已暖、月晚可为极暖) 。三月季春 (亦云暮春、晚春、时暄、极暄、暄景、次云已暄、甚暄、极暄) 。四月孟夏 (首夏、初夏、维夏、夏首、微热、执 (?) 热、渐热、已热) 由此可见, 《高昌书仪》与敦煌所出唐五代时期的《朋友书仪》, 在季节月份变化时所用术语基本相同。据赵和平先生研究, 敦煌《朋友书仪》主要来源于南朝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