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消费金融模式的优势分析
经济转型和附加值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课题。对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38年来,经济的腾飞与民生的大幅改善,均受益于宏伟的经济转型。从1979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高达9.4%,人均GDP从419美元增至8000美元。这一时期,全球贸易空前繁荣,带动了资源的全球配置,形成了亚洲生产、美欧消费、中东拉美提供原材料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在这一体系之下,中国多年来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通过投资和外贸驱动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出现变化,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形势忧喜参半,忧的是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成为新常态;喜的是居民收入增长连续三年跑赢GDP增速、经济结构转型成效显著。抛开“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的包袱,中国正逐渐从“生产型国家”向“消费型国家”过渡,消费经济时代悄然而至。如何把握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把消费既作为当前稳增长的现实路径,又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持久动力?在消费经济时代,发展消费金融已成为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消费金融的时代内涵
相较于发达国家成熟的消费金融市场,中国消费金融方兴未艾。2009年,我国宣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程序。次年,银监会相继批准北银、中银、四川锦程和捷信四家消费金融公司挂牌成立。2013年,消费金融公司准入门槛放宽,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2014年京东白条和天猫分期的推出标志着大型电商平台开始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在加快布局消费金融领域,成为消费金融服务的新兴力量。2015年6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消费金融政策实现破冰。国家放开市场准入,鼓励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希望借此能够有效释放消费潜力、助力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2015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9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50万亿元。
消费金融的快速崛起,除了受到政府政策红利的驱动外,背后既有强大消费动力做支撑,又有庞大的消费信贷需求为预期,尤其是我国经济结构和消费人群结构的良性变动,撬动了消费金融这片万亿级新蓝海市场的蓬勃发展。
首先,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消费占比正在日益提升。2015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成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背景下经济增长名副其实的“稳定器”和“主引擎”。然而,与美欧发达国家85%以上的贡献率相比,消费的潜能还有待进一步释放。
其次,随着中国进入消费经济时代,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大众需求、平民消费是其突出特点,依托我国13亿人口的庞大基数,形成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力;同时,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稳定增长带动了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使得消费群体不断扩容。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2015年中国中产阶层人口为1.09亿人,到2026年,这一数量将达到6亿,成为消费金融的新金矿。此外,80后、90后也逐渐成长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尤其是正在步入社会的1.74亿90后人口,其消费观念与发达国家接近,借贷消费被普遍接受,对金融服务产生强烈需求。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消费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信心。
再者,中国当前的消费信贷在信贷结构中占比仅为20%上下,相对于发达国家60%以上的占比仍存在数量级的差距。换句话说,以中国的人口基数,消费信贷规模将会呈现几何增长趋势,市场对消费信贷有强烈的需求预期。可以预测,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和消费观念的进步,个人消费的潜力将不断得到释放,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也将随着信贷规模一同增长。
消费金融模式探索面临的挑战
消费金融从试点推向全国,经历了五年多的探索与创新过程。目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各方掘金的“蓝海”,初步形成了由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消费金融模式,三者分别占据资金成本优势、数据优势、场景交易优势。
传统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信用卡和消费贷款两大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向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的商户、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化、大众化的无抵押消费贷款,与商业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形成错位竞争关系;BAT等互联网公司则以互联网消费金融为主,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庞大的资本积累,以大数据作为支撑开始布局消费金融市场,百度成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阿里巴巴组建蚂蚁金服进军信贷领域、腾讯成立微众银行,推出了微粒贷小额信贷产品。
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的兴起,为消费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插上了“翅膀”。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催生出新的符合消费金融市场需求的场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oc VIP
- GB∕T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pptx.pdf
-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 VIP
- 公司内帐管理系统Excel模板.xlsx VIP
- reading skill --Distinguishing Between Facts and Opinions.ppt
- 分式乘除法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doc VIP
-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规范》(THNEE 009-2025).pdf VIP
- 正泰NA1-2000智能型万能断路器.pdf VIP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西欧【课件】(共34张PPT)-中职高一年级下册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加拿大油砂沥青加工方案研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