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与马昭陵六骏的形象塑造
威凌八场战争结束。
入驻神坛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宝马,你可能会脱口而出昭陵六骏的名字,“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騧”和“白蹄乌”。这六匹骏马是唐太宗李世民征战南北、统一天下时的坐骑,并且每匹战马都给我们留下了英勇作战、壮烈牺牲的传说。
李世民在618一622年的5年间,与骑下六骏驰骋疆场、冲锋陷阵,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十一月,李世民在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上为自己营建昭陵时,令工匠用青石精心雕刻六骏浮雕。浮雕安置在昭陵北面献殿前的东西两厢,对称、渐次升高排列,马头均朝向南方祭坛。骏马均为侧面像,其中三匹做直立状,三匹为奔驰状。石雕大小基本一致,宽约2米,高约1.7米,厚约0.4米,周边有凸起状的石边框。
据传,昭陵六骏的原图由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并在他的主持下,由当时的优秀雕刻工匠精心雕刻而成。六骏浮雕采用雕凿深度15厘米的高浮雕手法,以简洁、流畅的线条以及圆润的刀法,准确、传神地演绎出战马的体态、性格以及在激战中身迎箭矢、不顾生死、勇猛驰骋疆场的生动场景。它完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中所追求的“以形写神”的艺术审美,表现出深藏于形体之内的气韵,赋予昭陵六骏浮雕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助二马上得天下皇帝,诗《各马赞》
在李世民之前的帝王将马、马车作为陪葬物的大有所在,但是把生前战马镌刻、立于墓前的还绝无仅有。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李世民在常年与突厥的作战中,受突厥文化及葬俗的影响,特别是作为一位马上得天下的皇帝,李世民与马的关系尤为紧密。李世民此举不但展现了生前六骏的雄姿,同时也光耀了他戎马生涯中的累累战绩。李世民是一位文武兼备的皇帝,不但善马上张弓百发百中,而且还是一位诗人。李世民亲自为六骏作诗,即六马赞,并命书法家欧阳询誊写下来,刻于六骏石屏前上方。不过因年代久远,字迹已风蚀不可辨认,但诗文尽收录于《全唐文》中。
骁勇善战的李世民,常在两军对垒中亲率精骑冲击敌方阵营,称为“贯阵”。与李世民一起英勇“贯阵”、出生入死,最终身中数箭、战死沙场的英雄战马,不但展示了马的一往直前的勇猛,也表现了马为忠诚而忘我赴死的精神力量。
1 特勒浚个人更新为武帝天监之乱
排在献殿前东厢的第一骏是“特勒骠”,它是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的坐骑。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李世民骑着特勒骠,消灭割据马邑(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的刘武周势力,收复河东失地。李世民曾骑着特勒骠一天急追二百多里地,交战数十次,一天连打八次硬仗。特勒骠为李世民驰骋汾晋,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特为特勒骠作诗曰: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浮雕中的特勒骠体形健壮,腹小腿长,左侧两腿抬起,右侧两腿着地,展示的是与马踏飞燕一样的“对侧步”。
2 青对艺术的初步建构
排在献殿前东厢的第二骏是“青骓”,它是李世民和窦建德在洛阳虎牢关交战时的坐骑。虎牢关大战,载着李世民的青骓在密集的箭雨中驰骋,虽已身中五箭而仍不停蹄。虎牢关之战是唐朝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关键性的战役,可见青骓对李世民能一统天下而功不可没。李世民特为青骓作诗曰: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石刻中的青骓做奔驰状,鬃尾翻飞,四蹄横成一线。马身中了五箭,全部为迎面射中,由此可以想见青骓以闪电般的速度一马当先。
3 骑马骑马
排在献殿前东厢的第三骏为“什伐赤”,它是李世民征战虎牢关时乘骑的战马。在激战中,什伐赤与青骓一样也是身中五箭,但都在臀部。李世民特为什伐赤作诗曰: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石刻中的什伐赤做奔驰状,呈现的是什伐赤带箭飞奔的形象。
4 石屏上的严格规定
排在献殿前西厢的第一骏是“飒露紫”,它是李世民在虎牢关战役中乘骑的一匹战马。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东征洛阳邙山的一次交战中,飒露紫被一箭射中而毙命。李世民为表彰飒露紫的英勇行为,特命将其倒毙的瞬间定格于石屏之上。李世民还为飒露紫作诗曰: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这块浮雕表现了一名战将为胸部中箭的飒露紫拔出箭头的场景。牵着战马正在拔箭的人叫丘行恭。丘行恭卷须,相貌英俊威武,身穿战袍,头戴兜鍪,腰佩刀及箭囊。石刻上的飒露紫垂首偎人,眼神低沉,臀部稍微后坐,显得疲倦无力,忍受箭伤带来的剧烈疼痛。在它身旁的丘行恭,右手拔箭,左手抚摸着飒露紫,依依不舍的情感跃然石上,使观者无不动容。
5 平乱中拳毛乘舆
排在献殿前西厢的第二骏是“拳毛騧”,其周身旋毛,是李世民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十二月至次年三月平定河北刘黑闼时所乘,拳毛騧在平乱中立下大功。在李世民的一次出征中,坐骑拳毛騧身中九箭,前中六箭,背中三箭,战死阵前。李世民特为拳毛騧作诗曰: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石刻上的拳毛騧身中九箭,说明这场战斗之激烈。
6 武县东北:作战时的骑
排在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