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
B 40
安
徽
省 地
DB34
方 标 准
DB 34/T 2113—2014
鸡粪堆肥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omposting Chicken Manure
文稿版次选择
2014 - 06 - 01 发布
2014 - 07 - 01 实施
安徽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I
DB34/T 2113—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省农垦总公司、黄山吉金鸡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詹凯、陈丽园、刘伟、张毅宾、李俊营、许吉元、刘盛南。
1
DB34/T 2113—2014
鸡粪堆肥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鸡粪堆肥工艺流程、配方、温度与时间、堆肥方式、产品质量要求和包装标识运输与 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鸡粪堆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382 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
NY 525 有机肥料
NY 1979 肥料登记 标签技术要求
3 工艺流程
3.1 鸡粪堆肥生产技术工艺流程
主要为:前处理→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
3.2 前处理
前处理指原、辅料的配比与混合。
3.2.1 原料类型与质量
鲜鸡粪、混合有垫料的鸡粪等,水份低于 85%, 粪便不得夹杂有其它杂质。运输过程应避免二次 污染。
3.2.2 辅料类型与质量
锯末、秸秆、谷糠、草粉及蘑菇糠等农业废弃材料, 水份低于 15%,吸水性和保水性良好,粒径 不大于 2 cm,不得夹带粗大硬块。
3.3 堆制时间
主发酵(一次发酵)指堆肥的升温和高温期,一般持续 7~20 天时间;后熟发酵(二次发酵)主 要指堆肥的降温腐熟期,一般持续 20~30 天。
4 配方
4.1 原辅料:C/N 比控制在 15~25。
2
DB34/T 2113—2014
4.2 含水量:配比后鸡粪含水量控制在 50%~65%。
4.3 容重:控制在 0.4~0.8 g/cm3。
5 温度与时间
堆肥过程由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腐熟期三个阶段组成。
——各期持续时间因季节而异,一般升温期温度在 30~50℃之间,维持 2~3 天; ——高温期堆温在 70℃以上,维持 3~10 天,以杀灭病原菌、寄生虫卵、草籽等; ——降温期温度在 40℃左右,持续 10~20 天,水分降低至 30%以下即可。
6 堆肥方式
6.1 微生物制剂
按产品说明书添加菌种量,与原辅料混匀,堆肥中添加微生物含量达 106 个/g 以上。
6.2 通气
采用通气方式使堆体中的含氧量维持在 5%~15%之间,通气有以下三种方式。 —— (Ⅰ)空气自然扩散:由堆肥表面将氧气自然扩散至堆肥内部, 达到供氧目的。
—— (Ⅱ) 翻堆和搅拌:通过间隙式翻堆和搅拌, 将氧气扩散到固体颗粒孔隙表面,达到供氧目的。 —— (Ⅲ)强制通风:通过在堆肥底部实施管道间隙式强制通风,达到供氧目的。
6.3 翻堆
升温期和高温期翻堆 1~2 次/天,降温期 1 次/天。翻堆应均匀彻底,低层物料翻入堆中上部, 视物料腐熟程度确定翻堆次数。
6.4 pH 变化
堆肥原料或发酵初期 pH 值 6.5~7.5, 腐熟堆肥呈弱碱性, pH 值 8.0~8.5。
6.5 条垛式堆肥
将鸡粪、秸秆等物料和微生物制剂经搅拌充分混合, 水分调节在 55%~65%, 堆成宽约 2 m、高 约 1.5 m 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采用机械翻堆时,翻堆频率 1 次/天;采用人工翻 堆时,翻堆频率 1 次/2~3 天,以提供氧气、散热和使物料发酵均匀。堆肥中如发现物料过干,应及 时在翻堆时喷洒水分, 确保顺利发酵, 如此经 30~40 天的发酵达到完全腐熟。冬季低温可在堆垛条底 部铺设通风管道,增加氧气供给。通风管道可以自然通风,也可以机械送风。
6.6 槽式发酵
发酵槽为水泥、砖砌成,每个发酵槽高 1~1.5 m,宽 5~6 m,便于机械翻动或铲车翻动,长度不 限。发酵槽底部可加装通气管, 装入混合物料后用送风机定时强制通风。将发酵槽内的鸡粪、秸秆等物 料和微生物制剂混合物料水分调节至 55%~65%,安装在发酵槽内的移动翻堆机械每天翻一次,也可 使用翻堆车,每隔 2~3 天翻堆一次, 发酵时堆温应维持在 50℃以上,高温期堆温必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T 1799-2018曳引驱动可变速电梯安装验收技术条件.docx
- DB34T 1925.2-2014杂粮粉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第 2部分:小品种谷物类.docx
- DB34T 1974-2018在役索道驱动轮轴超声波检测规程.docx
- DB34T 1995-2013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docx
- DB34T 1996-2013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二丁基羟基甲苯和丁基羟基茴香醚残留量的测定.docx
- DB34T 1997-2013食用油中氧化甘油三酯(OX-TG)及其聚合物(TGP)的测定 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docx
- DB34T 2005-2013黄浆水中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docx
- DB34T 2008-2013灵芝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009-2013灵芝子实体和灵芝孢子粉采收加工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030-2013九华山风景区大愿锁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116-2014板栗膏药病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115-2014黄古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109-2014鳡鱼池塘商品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docx
- DB34T 2118-2014家政服务员等级划分与评定.docx
- DB34T 2124-2014种植类中药材采集信息要求.docx
- DB34T 2127.3-2014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方法 第3 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多元素含量的测定.docx
- DB34T 2127.6-2014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方法 第6 部分:泡塑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金含量的测定.docx
- DB34T 2127.9-2014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方法 第9 部分:催化极谱法钨、钼含量的测定.docx
- DB34T 2128-2014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则.docx
- DB34T 2131-2014旅行社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 部分基本要求.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