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蝴蝶梦》的叙事艺术
《蝴蝶梦》是1938年的一部小说,历时70多年。小说以“我”——男主人公迈克西姆的第二任妻子为叙述人, 讲述了迈克西姆和前妻丽蓓卡的感情纠葛。当大多数人简单地把《蝴蝶梦》看成是一部关于阴谋与爱情的小说时, 批评家们开始从各个视角对小说的魅力进行了深层次挖掘。二十世纪以后, 女性主义运动迅猛发展, 女性主义理论日臻成熟。这些女性主义的理论为文学批评家所用, 使读者们对文学作品中许多传统的女性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小说《蝴蝶梦》中两位性格迥异的女主人公历来是批评家关注的对象, 她们一位是温柔、恭顺的“我” (故事的叙述者) , 一位是性格叛逆, 颇具颠覆精神的丽蓓卡。尤其是丽蓓卡这一形象一直备受争议。本文用女性主义的理论, 对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了全新的分析, 使读者对她们能有全新的认识。
一、 自我打造的我
女性主义者认为, 西方社会是父权制社会, 也就是说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中心主导地位, 女性受到男性的控制。因此女性在这样的社会下成为“他者”, 她们的身份由男性来定义, 她们的存在要依附于男性。在父权制社会里, 男人将女人分为二种类型:一种是“天使”;一种是“魔鬼”。根据男性审美需求, “天使”是理想的女性形象。而“魔鬼”型的女性, 体现了男性的厌女症思想。
在《蝴蝶梦》这部小说中, “我”是“天使”的化身, 是理想女性的代表。这是因为“我”具备男性强加于女性的某些“特质”。这些特质包括:温柔、善良、无私、单纯等。越是具备这些特质的女性, 越是被动、软弱、胆小, 就越不会对男性的权威造成威胁。顺从的“我”自从成为迈克西姆的第二任妻子之后, 就遵循“一切自己的丈夫为中心”的原则。她努力试图走入这个男人心, 观察他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 以求离他的内心更近。一旦感觉到到迈克西姆对自己有所冷落, 或看到他有些不开心, “我”就会认为是自己的错。在“我”和迈克西姆的爱情里, 我始终是被动的, 无条件付出的一方。这种对男性的绝对依赖, 无疑会导致女性的从属地位, 而当涉及到爱情时, 这种从属地位会吞噬女性的身份和个性。
另一个女主人公丽蓓卡虽然在小说开始时就已死去, 但她强大的力量却仿佛依旧还在, 并通过仆人继续控制着曼陀丽庄园, 直至庄园被烧毁。在丈夫迈克西姆看来, 丽蓓卡放荡、傲慢、叛逆, 是个十足的坏女人, 甚至能和魔鬼相比。她和迈克西姆签下协议帮他照料曼陀丽, 而他不能干涉她在曼陀丽以外的生活。最让迈克西姆不能接受的是, 她游离于道德原则之外, 和多个男性交往。在丽蓓卡面前, 迈克西姆在家中的男性权威根本不起作用。最后, 丽蓓卡竟然故意激怒迈克西姆, 让他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使迈克西姆一生都深陷在罪恶的阴影中, 无法自拔。这个丈夫眼中的魔鬼, 在外人看来却是是做妻子的绝佳人选。她美丽、聪明, 凭借自己出众的品味将几近荒废的曼陀丽庄园内外装点一新, 打造成了小有名气的庄园。她热情, 善于交际, 经常在庄园里举行派对, 让亲人朋友羡慕不已。相比之下, 她刻板, 冷漠的丈夫似乎逊色了很多。丽蓓卡和“我”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颠覆传统的女性形象, 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 被剥削者对女性的救赎
如果把《蝴蝶梦》看成是王子和公主的爱情小说的话, 那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但它绝不仅仅是一部描写阴谋与爱情的小说。从女性主义的观点看, 丽蓓卡和“我”虽然在性格, 出身上没有任何共同点, 但命运却是相似的:丽蓓卡被丈夫迈克西姆杀死, 尸尘大海;而“我”虽然活着, 却生活在无爱的婚姻里, 如同死了一般。两人都是父权制社会的受害者。
“我”病态地爱着丈夫, 在爱情中被动, 软弱。我认为“麦克西姆是我的生命, 我的一切” (蝴蝶梦126) 。“我”为了爱情迷失了自我, 在迈克西姆身边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狗, “当他记起我在一边时, 他就拍拍我, 我也就高兴了, 往他身边更挨紧些。他喜欢我与喜欢杰西帕真是一摸一样” (蝴蝶梦83) 。当一切风波平息后, “我”和迈克西姆虽然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但回忆起曾经的那个“我”时, 读者会不禁感叹:曾今的“我”虽然贫穷, 但是独立;虽然不够成熟, 但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而自从嫁给迈克西姆后, “我”的自我和个体性慢慢消失, 慢慢死去了。波伏娃曾说:“……女人一开始就存在着自主生存与客观自我——‘做他者’ (being-the-other) 的冲突。人们教导她说, 为了讨人喜欢, 她必须尽力去讨好, 必须把自己变成客体;所以, 她应当放弃自主的权利。她被当成活的布娃娃看待, 得不到自由” (324) 。作为人而言,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 都有其自身的欲望, 梦想和对自由的渴求。文学作品中“天使”形的女性形象, 束缚了女性的自身发展, 剥夺了女性的诉求, 使女性完全沦为了男性的附属物, 丧失了自己的个性。
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