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173-1995油气储集层岩石孔隙类型划分.pdf

SYT 6173-1995油气储集层岩石孔隙类型划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Y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T6173-1995油气储集层岩石孔隙类型划分1996-06-30实施1995-12-25发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 自次前育范围12孔隙类型划分原则3碎屑岩孔隙类型4碳酸盐岩孔隙类型eP5非常规储集岩孔隙类型 前言储集层是油气藏形成不可缺少的条件之,而储集层的岩石孔隙又是油气聚集的空间。因此,对岩石孔隙的识别与分类,对于认识和评价储集层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关储集层岩石孔隙类型的划分,国内外的地质家们提出过多种方案,但未能达到统一。这给科研工作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带来了许多不便。本标准属首次制定,为储集层岩石孔隙类型的划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技术依据。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祝胜于笠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173—1995油气储集层岩石孔隙类型划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储集层岩石孔隙类型的划分原则及分类本标准适用于油气地质勘探和油气田开发中对储集层进行孔隙类型划分与描述。2孔隙类型划分原则2.1根据油气储集层岩石类型分为碎屑岩孔隙、碳酸盐岩孔隙和非常规储集岩孔隙三类,2.2碎屑岩以产状特征为主,同时考虑溶蚀作用等因素进行孔隙分类。2.3碳酸盐岩以孔隙成因、结构特征等因素作为孔隙分类的依据。3碎屑岩孔隙类型3.1粒间孔3.1.1原生粒间孔孔隙中基本没有或有少量填隙物,孔隙大小和分布都比较均匀,基本上反映了沉积时期粒间孔隙的大小和形状。3.1.2剩余粒间孔因碎屑颗粒压实变形和粒间孔隙中有部分填隙物,使粒间孔隙明显变小。3.1.3溶蚀粒间孔3.1.3.1港湾状溶蚀粒间孔碎屑颗粒被溶蚀而成港湾状的粒间孔隙。3.1.3.2长条状溶蚀粒间孔岩石颗粒或胶结物溶解使两个或多个粒间孔隙连通而呈长条状。3.1.3.3大溶孔岩石遭受较强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超过相邻颗粒直径的孔隙。3.2粒内孔3.2.1原生粒内孔在母岩中形成的粒内孔。如喷发岩岩屑具有的气孔。3.2.2溶蚀粒内孔颗粒内部被溶蚀形成的孔隙空间。常呈蜂窝或串珠状,3.2.3铸模孔颗粒(碎屑、生物、晶体)完全或几乎完全被溶蚀,并保留着原来颗粒形态的孔隙空间。3.3填隙物内孔3.3.1晶间孔填隙矿物晶体之间存在的孔隙。3.3.2填隙物内溶孔填隙物(杂基及胶结物)内部被溶蚀而形成的孔隙空间。3.4缝状孔隙1996-06-30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5-12-25批准 SY/ T 6173-19953.4.1构造缝状孔隙裂缝切穿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等而形成的缝状孔隙空间。3.4.2成岩缝状孔隙成岩过程中因收缩、压实,压溶等作用而形成的裂缝状的孔隙空间。3.4.3溶解缝状孔隙流体沿岩石裂缝渗流,使裂缝两侧岩石发生溶蚀而形成的孔隙空间。4碳酸盐岩孔隙类型4.1孔隙4.1.1粒间孔粒间孔是粒屑之间的孔隙。当大条形、弯弓形生物屑或砾屑与粒屑搭架成桥拱时形成的遮蔽孔隙,为粒间孔隙的特殊类型,4.1.2生物孔4.1.2.1骨架孔骨架孔是由原地生长的群体生物在其骨架之间所留下的孔隙。这种孔隙只出现在第三系以后的礁架碳酸盐岩中。4.1.2.2生物钻孔生物钻孔是由生物活动而形成的孔隙,其特征是:扎壁圆滑、形态弯曲、状如蠕虫或其它不规则状,且破坏层理。4.1.2.3体腔孔体腔孔是在生物体内部、为硬体外壳所封闭或近于封闭的孔隙,即生物死亡以后,其软体部分腐烂分解后留下的空间。4.1.3晶间孔晶间孔是矿物晶体或晶粒之间的接触孔隙,以晶体或晶粒作为孔隙的格架。4.1.4溶孔4.1.4.1粒内溶孔粒内溶孔是粒屑内部被溶蚀形成的孔隙。4.1.4.2铸模孔铸模孔可分为下列两种:a)粒模孔:粒模孔是当粒内溶孔发展到颗粒全部被溶或仅保存有一层泥晶皮、形成与颗粒大小和形态完全相似的孔隙b)晶模孔:晶模孔是当晶体被溶解后形成的与晶体大小、形态完全一样的孔隙。4.1.4.3晶内孔晶内孔是晶体或晶粒内部被溶蚀形成的孔隙。4.1.4.4非组构溶孔非组构溶孔是不受组构控制、形态不规则、孔径小于5mm的孔隙。4.1.4.5溶洞溶洞是孔径大于5mm的空洞。4.1.4.6溶沟溶沟是呈弯曲延伸的溶缝。4.1.4.7盐溶孔洞盐溶孔洞是盐岩、膏岩等被溶解后形成的孔或洞。4.1.5鸟眼孔2 SY/T6173-1995鸟眼孔亦称窗格孔,是一种平行层面分布的、成群出现的透镜状、枝权状、圆孔状的小孔。孔径比周围的颗粒或晶粒大,多发生在细结构的碳酸盐中。4.2裂缝裂缝的成因分类见表1。表1裂缝的成因分类形状类型亚类特征规则缝规则、交叉或平行组系分明、缝壁平行、切割力强、延伸较远、期序明显构造缝网纹状不规则、呈破碎状不规则缝角砾状切割围岩、呈杂乱状线绳状构造溶解缝延伸方向一致,缝壁凹凸不平溶解缝弯曲、沟状无方向性单一溶解缝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