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灯间隔时间
基本定义
绿灯间隔时间是相互冲突的一股交通流的绿灯结束时刻和下一股交通流的 绿灯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1](见15页)。由该两股通过的共同区域称为冲突 区域,其中最危险点称为关键冲突点。能够保证交通安全的绿灯间隔时间最小值 称为最短绿灯间隔时间。如图1所示。
图1冲突交通流间的冲突区域和关键冲突点、清空距离s清i和进入距离s进j示意图
目录
基本定义
设置目的和相关术语
传统最短绿灯间隔时间的计算
最短绿灯间隔时间计算的改进
设置目的和相关术语
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只能通过交通信号,让不同交通单元按交通信号 顺序轮流通过的方法分离冲突。为允许通行的交通流提供一个无干扰的安全通 道。车辆能否安全有效地避免交叉口内的交通冲突,由交通信号控制参数——绿 灯间隔时间来保证的。与车辆在黄灯期间是否越过停止线根本无关。
对于存在交通冲突的不同交通流i、j,交通单元按交通信号顺序轮流进入 冲突区域,结束绿灯i放行的交通尾单元从其停止线到越过关键冲突点的运动为 清空,其运动迹线长为清空距离s『其所用时间即清空时间t『开始绿灯j放行 的交通首单元从其停止线到达关键冲突点的运动为进入,其运动迹线长度为进入 距离s「其所用时间即进入时间tj0由图1可知,到达与越过关键冲突点之不仅 差整个冲突区域的长度,还差一个清空单元的长度。
传统最短绿灯间隔时间的计算
最短绿灯间隔时间T■碱的一种计算公式载于[1](见15页)。如(1)式:
七广通过时间+ti~tj (1)
式中:I岭:从绿灯i结束到与之有冲突的绿灯j启亮所需设置的最短绿灯间隔时 间,(s);
t.:为绿灯i的尾单元从停止线到越过关键冲突点所用清空时间,(s);
i
5:为绿灯j的首单元从停止线到达关键冲突点所用进入时间,(s);
通过时间:在绿灯时间结束与清空时间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1](16页),(s)。
[1]列举了 6个示例的6种不同交通流的“通过时间” 3、2、3、0、1、0s, 皆小于等于黄灯时间4,不安全。(1)是传统文献中对Imij计算原理描述最好的, 但其Imij过小有失安全和效率。当然Imij过大必然有失交通效率,同样遭人抱怨 和唾骂。最优方案最可能出现在约束边界上。故准确计算Imij非常重要。而许多 文献根本不计算或不会计算Imij而直接设计七就更是错误。
最短绿灯间隔时间计算的改进
为保障安全,基于“谨慎规范”的理念,作为下限的Imj应考虑各种可能需 求值中的最大值,应考虑慢车和快车的区别。即:
Imj=Max(通过时间 +t. - tj}=4+Max{ti} - Min{§} (2)
式中:4:黄灯时间,(s);
Max{ti}:通常为£的累积频率分布函数85%位值⑵,对应速度最慢的清空 交通流,(s);
Min{j}:通常为%的累积频率分布函数15%位值,对应速度最快的进入 交通流,(s)。
与公式(1)相比,公式(2)的Imj数值更大更可保证安全,更可以减少信号交 叉口事故、拥挤和堵塞,更可能会导致全面减少文献[3]所言的交叉口控制系统 崩溃。联合国2011-2020年道路安全行动十年全球计划指出,目前信号交叉口事 故、拥挤和堵塞“应由道路交通系统设计者、而不是道路使用者负主要责任” [4]
故应废止(1)而推广(2)。
使用公式(2)设计控制方案的方法已经申请国际专利PCT/CN2011/070879。
参考文献
[1] 交通信号控制指南——德国现行规范(RiLSA),Edition 1992,[德]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学会编,李 克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2] 于泉编著,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基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1。
[3] National Cooperative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Guidance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AASHTO Strategic Highway Safety Plan Volume 12: A Guide for Reducing Collision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NCHRP 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EXECUTIVE COMMITTEE 2004 (Membership as of January 2004), Project G17-18(3) FY’0 ISSN 0077-5614, ISBN 0-309-08760-0
[4] 联合国2011-2020年道路安全行动十年全球计划,联合国大会2010年3月通过A/RES/64/255号决议 /view/5977857fa26925c52cc5bfcf.html?fr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