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_T 245-2014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07. 060A 47QX备案号:48133—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245—2014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emergency disposal of lightning disaster2014-10-24发布2015-03-01实施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245—2014目次前言1范围2术语和定义3应急处置原则4应急处置要求附录 A(规范性附录)雷电灾害事故等级划分附录B(资料性附录)雷电灾害事故报告记录表附录 C(资料性附录)雷电灾害应急预案范本6附录 D(资料性附录)雷电灾害事故报告流程图12附录 E(资料性附录)气象部门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小组的设置及工作要求13.附录 F(资料性附录)雷电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总结范本14...附录G(资料性附录)雷电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总结范本16参考文献18 QX/T 245—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防雷中心、重庆市防雷中心、安徽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向阳、李良福、王凯、周冉、宋海岩、覃彬全、王业斌、刘定明、周柏林、洪泽、刘岩、任艳、钱慕晖。Ⅱ QX/T245—2014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雷电灾害的应急处置原则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雷电灾害的应急处置。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雷电灾害应急预案lightningdisasteremergency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雷电灾害而采取的防灾减灾计划或方案。2.2雷电灾害应急处置lightningdisasteremergencydisposal对雷电灾害事故进行的紧急处理和善后安置措施。2.3闪电定位系统Elightning detection and location system测量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极性、强度、回击数等雷电参数的系统。3应急处置原则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采取分级处置的原则。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后,根据雷电灾害的不同等级,各部门应按照工作职责及流程开展工作,雷电灾害事故等级划分见附录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省级气象主管机构主要负责开展特别重大、重大雷电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地市级气象主管机构主要负责开展较大雷电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协助提供相关资料,并配合协调当地相关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县级气象主管机构主要负责一般雷电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地市级气象主管机构给予帮助和支持。具体分级处置规定如下:a)特别重大和重大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后,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报同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同时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各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开展应急工作;b)车较大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后,地市级气象主管机构报同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各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开展应急工作,同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和气象主管机构备案;c)一般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后,县级气象主管机构报同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各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开展应急工作,同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和气象主管机构备案。未设置气象主管机构的地区,由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实施1 QX/T 245—20144应急处置要求4.1事故报告4.1.1报告的主体报告的主体包括:a)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b)事故发生单位。4.1.2报告的原则客观性原则报告的事件内容必须真实、客观。及时性原则报告的事件应及时,不延误。4.1.3报告的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采取如下措施:a)应立刻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并向事故所在单位报告;b)有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时,应当迅速报告消防、医疗等相关机构并开展救援。事故发生后,事故所在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a)事故所在单位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保护现场,参照附录B记录事故发生的情况,并采取措施控制灾情和开展应急救助;b)J应立即向当地应急管理机构、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雷电灾害应急预案范本参见附录C;c)有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时,应当迅速报告消防、医疗等相关机构,并组织抢救人员和财产。事故报告流程参见附录D。4.2信息报送4.2.1气象主管机构在发现雷电灾害事故或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报送灾情信息,同时报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需电灾害事故报告记录表参见附录B。4.2.2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各部门应将搜集到的最新资料对事故的最新发展变化、处置进程等信息及时报送,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4.2.3对特别重大和重大雷电灾害事故,在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每天8时之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时的事故发展情况向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