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撞击我的心吧,三位一体的上帝》.docxVIP

重访《撞击我的心吧,三位一体的上帝》.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访《撞击我的心吧,三位一体的上帝》 《我的心》是英国的分辨率诗人约翰邓恩(4567979:.)。十九首《十二经》是探索灵魂的神圣冥想诗歌类型的(胡士,。在这首诗里, 数字意象和几何意象的使用极为重要: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为什么不直接说上帝?这个“三位一体”的修饰语有什么意义?上帝、诗中说话者和俘虏说话者的人构成一种三角“恋爱”关系。诗人要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人与神的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选择与价值判断?诗人采用了伊丽莎白时期英国十四行诗诗人经常用来表达远离现实、浪漫却痛苦的爱情的意大利十四行诗 (亦称彼特拉克十四行诗) 形式 (其韵脚为;;;;==99) 。他对这种诗体在主题表达方面进行了陌生化处理, 表达了迥然不同的内容, 探索的是当时英国宗教纷争背景下的特定的人神关系, 而非男女之爱。该诗前八行是一段简短有力、蓄势待发的冥想, 后六行则是一段进行忏悔、祈求救赎的告白。该诗译文如下: 撞击我的心吧 撞击我的心吧, 三位一体的上帝; 迄今你只轻叩、吐气、照射, 设法修补; 为了让我能站起, 推翻我吧, 鼓足 你的气力打碎我, 吹我, 烧我, 使我成为新体。 像一座应效忠另一人却被侵占了的城池, 我努力让你进来, 但结果毫无用处, 理性——你在我心里的总督——应将我保护, 可他也成了俘虏, 证明他或是不忠或是无力。 我非常爱你, 也非常希望能为你所爱, 让我和他离婚吧, 或把那个结扯碎或解开; 把我拉到你身边, 把我囚禁起来, 只因除非你奴役我, 我永远不会自由, 永远不会贞洁, 除非你把我强行占有。 一、 邓恩的家庭背景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在祈求上帝的恩惠, 也是他通过诗中说话者对生命与存在进行的思考。他不仅仅需要修补他现实生活的不足, 更需要塑造一个具有全新意义的生命。因此, 改良不能完成这一任务, 必须采用革命的形式。他不惜祈求上帝动用更大的暴力, 让他成为一个新的生命自主体。 撞击我的心吧, 三位一体的上帝; 迄今你只轻叩、吐气、照射, 设法修补; 为了让我能站起, 推翻我吧, 鼓足 你的气力打碎我, 吹我, 烧我, 使我成为新体。 为什么诗中说话者恳求上帝使用暴力来敲击自己的心灵?诗人认为“轻叩”“吐气”“照射”还不够有力, 非得要猛打、猛吹和猛烧才行。这四句诗表面上是诗中说话者冥想上帝使自己站起、成为新体, 实则是诗人祈求借助上帝的力量实现自我的救赎。这是因为:诗言志, 反映的是诗人的思想, 其话语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诗人借诗中说话者的话语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这种通过暴力实现救赎的思想正是由诗人特殊的人生经历所决定的, 体现了对邓恩生活的折射。 离邓恩时代最近、第一个为邓恩写传记的艾萨克·沃尔顿认为邓恩来自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威尔士家庭” (辛普森, .2’%:.%) 。的确, 邓恩的母亲来自一个非常高贵的家庭, 是讽刺诗人约翰·黑伍德 (3456778) 和伊丽莎白的女儿。伊丽莎白, 也就是邓恩的外婆, 是著名的法理学家威廉·拉斯忒尔 (9:;4==) 的女儿, 也是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的外甥女。邓恩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商人。邓恩的家庭与很多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五七六年其父去世后, 邓恩的母亲和其他亲人请了各个科目的老师来辅导他的学习。这些老师也都是天主教徒, 在学习的过程中, 他们把天主教的信仰及教义灌输给了邓恩, 对他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当时, 英国国教的统治地位刚刚确立, 宗教迫害的余波仍然没有完全消失, 莫尔、黑伍德、拉斯忒尔家族都由于个人信仰问题而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邓恩的舅舅曾经在伦敦塔被监禁十七个月, 后又被判放逐法国;邓恩的弟弟只因在自己的屋中藏了一个天主教牧师而入狱, 最后死于热病。尽管如此, 邓恩的母亲仍然虔诚地信奉天主教, 直至去世。 可以说, 邓恩成长的环境是充满着迫害和阴谋的 (辛普森, .2’%:.*) 。这种家庭背景使得邓恩对天主教有着特殊的情感, 身边亲人誓死捍卫自己信仰的行为也深深震撼着邓恩。因此, 当邓恩迫于种种外在原因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天主教信仰而改信英国国教, 出任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教长时, 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对自己对天主教的不忠与变节持谴责态度” (李正栓, ’ ( (1:2) ) 。在《赞天父》中, 邓恩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罪”并热切恳求能够获得上帝的宽恕: 您会饶恕那些罪过吗?我生命从中开端, 虽然它早已犯下, 也还是我的罪过。 您会饶恕那些罪过吗?我在其中翻滚, 而且不断在翻滚:虽然我不断悔过。 当您完工之时, 您并未完善, 因为我还有更多。 诗人或说话者寻找的是一种救赎以及上帝最终允许他进入天堂和进入天堂之后所受到的福佑。正是由于不断“悔过”这些深重“罪过”并意识到个人力量的渺小, 邓恩在《撞击我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