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农民归家.docxVIP

让老农民归家.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老农民归家 一个人做了三次手术,在头和胸部受伤的地方受伤。然而,他用自己的感情为老人建立了一个温暖的家,并与他们建立了一个温暖的家。用她的爱,为孤儿创造一个美丽的天堂。她,就是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光荣院院长徐素娥。 归位去登记,以热脸合计,成功筹集资金 岳阳市云溪区光荣院占地5600平方米,拥有一座三层楼,117套宿舍、活动室、食堂,院中间还有一个门球场,周围花团锦簇。但几年前,这里还是断垣残壁、破烂不堪的小院子。2008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在这里建立云溪区光荣院。听说要建光荣院,已是43岁的区民政局基政股干部徐素娥主动请缨。然而,当她把这一想法告诉丈夫时,却遭到极力反对:“你这么大岁数了,而且有病,还去折腾什么。”她没有退缩,而是耐心地把自己的设想、规划向丈夫和盘托出。经过再三沟通,终于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说干就干,徐素娥走马上任。要建好光荣院,首先是资金问题,虽然民政局给了启动资金,但那只是杯水车薪,还有大量的资金缺口。为筹集资金,她想方设法,四处奔走。为争取长炼、岳化两厂支持,她不顾个人“面子”,用热脸挨冷脸。为赶工程进度,在资金紧张时,她拿出自己的积蓄近29万元贴补工程,到目前还有5.5万元没有收回来。 为高质量建好光荣院,她既当工程总指挥,又当质量监督员,对不合格工程,毫不留情。一次,在上房屋檩子时,按合同要求是10公分以上,为此,她坐在楼顶上,用一个10公分的口杯一根一根的套,有几根不符合尺寸,她要求卸下来。基建方说:“我做了这么多年基建,这几根没问题,垮了我负责。”她说:“依合同办事。”硬是把不合格的檩子卸下来,气得基建老板要把她从楼顶上丢下来。 建院期间,她像一个陀螺,连轴转,白天跑资金、督质量,晚上搞规划、想点子,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她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没吃过一餐热饭,先后筹集760多万元,.运土6000多方,终于在2009年3月,全面完成了院民宿舍楼、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光荣院如期开院。目前,院内供养76名老人,17名孤儿。 设置情境,教育爱“改造” 光荣院是一个特殊的组合体,老人,老、弱、病、残,性情各异;孤儿,无父无母,孤僻、任性。为服侍好每个院民,她通过长期的观察,掌握各人不同的性格特征,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各种困难。 老人,大小便失禁、病病痛痛是常事,但她从不因脏和麻烦而绕道,而是以身作则,脏活、重活抢着做。2009年10月,离休老人曾必文便秘,痛苦万分,当时徐素娥正在临湘做客,听说后马上赶回院里,将老人送到医院。医生灌水疏通仍不见效,看到老人十分难受的样子,她弯下腰,跪在地上,用手指将干涩的大便一点一点抠出来,当最后一点抠出来后,医生灌的水喷了她一身,但她不顾这些,先帮老人擦洗干净后,自己才去清洗,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有些孤儿,缺乏亲情关怀,性格孤僻,任性。徐素娥想方设法亲近他们,加以引导、教育,并用母爱去感化他们。孤儿瞿路,父母早逝,叔叔伯伯、爷爷奶奶都不管他,只有一个年迈的老奶奶照顾他,整日沉默寡言、淘气顽劣,成为光荣院最不服管教的孩子。2009年,老奶奶过世,徐院长得知后,亲自带着瞿路去祭奠,这深深地感动了瞿路。从那以后,他对徐院长言听计从。徐素娥视孤儿如已出,经常自掏腰包给2个高中生、6个初中生日常开支,带着9个小学生逛商店,买些衣服、鞋袜、玩具及零食等……她已记不清自己掏了多钱。她把老人、孩子们的生日牢记心中,每每这时都会为他们摆上生日蛋糕,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像这样的事,不胜枚举,徐素娥用她那份真心、真情、真爱,关心照顾光荣院的每一个老人和孩子。 管理上,提出了要管理自己,做一个自我管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光荣院这个特殊家庭来说,其难可想而知。成员形形色色,性格各异;捧茶递水,端屎端尿,有时候经济拮据,也会捉襟见肘,人不敷出。尤其是新院刚建,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苦累不说,还不被人理解,其中的苦,其中烦,只有徐素娥自己知道。然而,她苦往心里咽,泪往肚里流,开拓思想,大胆探索,一心想当好这个家庭的“大管家”。 她成立了老年人党支部和管理会,让老人自己管理自己;她组织老人孩子到南湖、君山、岳阳楼等地去观光采风;在院里开展吹、拉、弹、剪、粘、贴、绣、画、写等多种文娱活动;她还充分调动老人们的积极性,自己种菜、养猪,不仅保证了每餐两荤两素,而且出栏生猪52头,创收近5万元,逐步使光荣院走上了正轨。 一份辛勤,一份收获。云溪区光荣院得到省、市、区领导及社会的高度评价。省民政厅厅长余长明在光荣院调研时说:这个光荣院值得全省学习。并当场拍板资助150万元。云溪区光荣院被评为“一级文明敬老院”。 大爱无疆。徐素娥,一个平凡的女性,在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她那真诚的心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