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大山包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变化与其栖息环境变迁的分析
?
?
高兴国
(云南省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 昭通 657000)
黑颈鹤(Grusnigricollis)是世界上濒危鸟类之一,因其种群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性易危物种[1].大山包湿地是当今世界黑颈鹤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对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栖息地分布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其在生态保护进程中种群数量的变化与其栖息环境变迁的关系,对越冬地黑颈鹤的保护与栖息地的管理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阳区西北部大山包乡,保护区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14′50″~103°23′52″,北纬27°18′38″~27°28′42″,属暖温性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12 ℃,日照长,距离昭通市昭阳区79 km.2005年10月31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以“中动协秘字〔2005〕第65号”文件,发出《关于授予全国12个“中国鸟类之乡”的决定》,授予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国黑颈鹤之乡”的称号.保护区总面积19 200 hm2,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有12 280 hm2,其中核心区的3 150 hm2湿地已于2004年12月被国际湿地公约局批准的中国第三批9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保存了功能良好且较完整的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是黑颈鹤越冬生境的主体部分.保护区内已知有维管束植物181种,隶属于56科、140属.动物有10目28科68种,其中鱼类2目3科5种,两栖类1目3科3种,爬行动物1目2科3种,鸟类14目18科47种,哺乳动物3目4科10种.良好的生境吸引了世界上约1/6的黑颈鹤在此越冬.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各类土地资源使用面积如表1所示.
表1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各类土地面积及比例[2]
2 调查方法
黑颈鹤在大山包保护区内的越冬时间见图1,2009—2010年越冬种群总数量的调查时间在 2009年 12月 27日至 2010年 2月11日间进行,此段时间黑颈鹤的种群数量相对处于最高峰.每天的早(06:00—09:00)、晚(18:00—19:00)在观察点统计黑颈鹤的起飞数量和返回数量;中午14:00是大海子观察站人工投食时间,最便于统计黑颈鹤数量.对黑颈鹤越冬种群数量的调查采用直接计数法,以定点观察为主,采取定点、定时调查记录的方法.计数时使用尼康ACTION EX 16×50双筒望远镜进行观察.为减小计数误差,又以尼康D80(18~135 mm镜头)相机快速扫描照相,用photoshop拼图后复核数量.由于黑颈鹤在保护区核心区的大海子、长会口、小海坝、勒力寨和大牛窝湿地夜宿,作者对5个黑颈鹤夜宿地点进行同步统计,共 5人分别同时对5个分区进行统计,其他年份数据则引用过去的调查结果和Reference[3-4].
3 结果
3.1 1993—2010年越冬黑颈鹤的种群数量变化
根据 1993—2010年的同步调查结果和保护区历年的调查结果和相关Reference[3],从1993年到 2010年,各个越冬期黑颈鹤越冬总数见图1.黑颈鹤种群的数量在线性关系上呈上升的趋势.
图1 1993—2010年大山包越冬黑颈鹤总数(注:1995—1996年含灰鹤数)
3.2 黑颈鹤在大山包的迁徙时间及停留时间
近17年来,在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的迁徙时间[3]见表2.
表2 1993—2010年黑颈鹤迁徙活动时间表
3.3 越冬黑颈鹤的栖息地利用
为了调查黑颈鹤越冬种群数量,在保护区核心区的大海子、长会口、小海坝、勒力寨和大牛窝湿地5个夜宿地进行同步统计,统计结果如表3.
表3 大山包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统计(2009年12月29日~12月31日平均数) 单位:只
图2 2009—2010越冬黑颈鹤的栖息地利用和集群大小
通过2009年12月29日~12月31日对黑颈鹤的观察统计,黑颈鹤对栖息地的利用和集群大小见图2.
4 讨论
(1)自保护区建立以来,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草)项目”启动后,对大山包湿地采取了严格保护、积极恢复等措施.为加强黑颈鹤栖息地保护,财政部和林业局决定从201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山包湿地保护补助工作,云南省大山包今年被纳入全国湿地保护补助范围,该项目的实施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山包湿地生态功能退化、黑颈鹤栖息地缩小、人类活动干扰过大等问题,为黑颈鹤保护提供更好生态保障.特别是农耕地、乡镇用地和交通用地占保护区面积的的比例随着发展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草甸比例下降,对黑颈鹤的整个生境不利.长期的耕作、人和牲畜践踏和车辆碾压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加剧水土流失,改变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边缘土壤盐碱化,最终使湿地景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