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酸蚀粘接剂混合后延迟应用对粘接强度的影响.docxVIP

自酸蚀粘接剂混合后延迟应用对粘接强度的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酸蚀粘接剂混合后延迟应用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目前,广泛使用的牙齿挤出剂有两种类型:需要单蚀蚀清洗剂的酸蚀冲洗剂和不需要单蚀蚀剂的自蚀蚀剂。由于操作步骤少、粘接效果较好,自酸蚀粘接剂已成为临床应用的主流。根据应用步骤,自酸蚀粘接剂又分为“二步法(two-step)”和“一步法(one-step)”2 种, 前者由一瓶底涂剂(primer)和一瓶粘接剂组成, 后者可以是单瓶装, 即所谓的“单瓶装、一步法”(one-bottle, one-step)粘接剂,也可以是二瓶装,即所谓的“二瓶装、一步法”(two-bottle, one-step)粘接剂。“二瓶装、一步法”粘接剂每次应用前需混合2 瓶的液体,然后将混合物涂于牙本质表面进行粘接。由于混合物的量(至少2液体各1滴)一般远多于临床一次粘接修复所需的量,因此常有一些临床医生将一次混合好的粘接剂用于多个粘接修复,而且这些粘接修复可能间隔较长时间。那么,混合后延迟使用,其粘接的效果如何?混合后延迟多长时间后使用会影响粘接效果?关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找不到相关的文献报告。因此,本研究通过粘接强度的测定和粘接界面的观察来回答这些问题。 1 材料和方法 1.1 自酸蚀粘接剂的使用 选择近一个月拔除的正常人磨牙44 个,贮存于0.5%叠氮钠溶液中。牙齿完整且无龋损。 实验使用2种“二瓶装、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它们的主要成分及批号等见表 1。复合树脂为Clearfil AP-X (Kurary Co, 日本),批号为01062A。光固化灯为Translux CL (Heraeus Kulzer Co, 德国)。 1.2 方法 1.2.1 固结体体的制作 用低速锯(MTI, 沈阳科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于水冷下切除牙齿面釉质,暴露牙本质,并用600#水砂纸打磨牙本质表面,以形成玷污层(图 1b)。用低速锯在打磨面中部沿牙齿颊舌向切一深1 mm、宽0.3 mm的槽, 将牙本质表面分成2 个面积大致相等的半面,将聚酯塑料片的底边插入槽内(图 1c)。 将42 个牙齿分为2 大组,每组21 个牙齿,分别用于2 种粘接剂。再将每大组牙齿分为7 小组,每组3 个牙。每个牙齿的一个半面用做常规粘接, 即粘接剂2液体混合后即刻进行粘接,随后在其上堆塑复合树脂并光照固化(图 1c),完成后将牙齿浸入室温水中; 另一半为试验侧,根据小组分组分别于2液体混合后30 min、1、2、3、4、5、6 h进行粘接。在混合凹内混合粘接剂,然后用塑料片覆盖混合凹,置于避光处等待。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涂布粘接剂后进行光照固化, 然后在粘接剂上堆塑复合树脂并光照固化, 形成高5 mm的树脂冠(图 1d)。完成所有粘接后将牙齿浸入37 ℃水中,24 h后取出,用低速锯于水冷下顺牙齿长轴在互相垂直的2 个方向片切牙齿,制备用于微抗拉粘接强度测试及粘接界面SEM观察用的条状试样(图 1e,f),试样截面为边长0.9 mm的正方形。从每个半面切出的试样中选取5 个试样进行粘接强度测试,这样,每个小组的常规粘接及试验侧各有15 个试样用于粘接强度测试。另外,从常规粘接及试验侧各取1个试样进行粘接界面SEM观察, 试样表面制备方法见文献。 用502胶将试样黏固定到特制的试样夹具上,然后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记录试样粘接界面拉断时的载荷(N)。抗拉粘接强度计算公式: 抗拉粘接强度(MPa)=断裂时的载荷(N)/试样截面积(mm2)。对每一小组的常规粘接侧及延迟粘接侧的粘接强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1.2.2 牙本质表面制备试样 按前述方法切除剩余的2 个牙齿的面釉质,暴露牙本质,并形成玷污层(图 1b)。用低速锯于水冷下顺牙齿长轴在互相垂直的2 个方向片切牙齿,形成打磨面为4 mm×4 mm牙本质条状试样。2 个牙齿制备的试样分别用于粘接剂Adper prompt(AP)和Xeno。选择每个牙齿靠近中心的4 个条状试样,分别于混合后即刻、0.5、3、6 h用粘接剂涂布牙本质打磨面,涂布方法按照粘接剂使用说明书进行。之后用分析纯丙酮冲洗涂布面3 min,然后水冲洗2 min,再浸入4%甲醛溶液中固定3 h,取出后用常规系列乙醇溶液脱水干燥,最后喷金,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牙本质打磨面。 2 粘接剂xeno 表 2为2 种粘接剂混合后放置时间对抗拉粘接强度的影响。表中同一行的数据为同一粘接剂在同一组牙齿上测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对于粘接剂AP, 所有混合后即刻应用粘接剂的不同组牙齿的抗拉粘接强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混合后1~5 h 后应用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与同一组牙齿的即刻应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混合后6 h 后应用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则明显低于同一组牙齿即刻应用的粘接强度(P0.05)。对于粘接剂Xeno, 所有混合后即刻应用粘接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