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杜鹃种子萌发及播种育苗研究.docxVIP

药用植物杜鹃种子萌发及播种育苗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用植物杜鹃种子萌发及播种育苗研究 多年生杜鹃亚属是杜鹃科的一个主要物种,由一个组、24个亚组和267个亚组组成,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中国有251种(其中大部分为特殊品种),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少数物种分布在东部和台湾,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园林应用价值。因其分布及对生境需求的特殊性,物种收集及栽培较难,引种驯化及播种育苗研究严重滞后,导致了丰富的野生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时大量的苗木又依赖国外进口。为有效保护和挖掘利用该亚属的杜鹃资源,2004~2005年我们开展了播种育苗试验。 1 种子出苗试验 通过国内外种苗交换及赠送共获得本亚属杜鹃种子47种(含8个重复种),参照最新的Chamberlain系统及中国植物志,隶属其中的15个亚组。物种的系统位置、原产地、引种地等详见表1。 杜鹃播种繁殖试验报道不多,已有报道以腐殖土繁殖最好。鉴于大部分种子来自国外,种源珍贵,数量较少,试验以育苗为宗旨,采用前人试验效果较好的“腐殖土”基质(庐山林下土,经过筛去除粘性土壤和碎石、植物根等)及与杜鹃自然更新苗生境相似的“腐殖土+苔藓”基质(庐山阴湿地带自然生长的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经冲洗去除杂物、剪细,均匀地撒布于土表)2种处理。泥瓦盆播种,播种前采用底部浸水法使基质充分吸水;播种时将基质轻轻压平,种子均匀地撒播于基质表面,上层不盖基质;播种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湿,萌发时适时喷水补湿。共播种3批,每处理播种量200粒,重复2次。发芽后去除薄膜,观察记录种子萌发(以胚根突破种皮为标准)及子叶、真叶出现的时间(以第1株出现的时间计算);幼苗子叶期统计出苗数、第2年春季萌叶期统计成苗数;分析幼苗生长状况。 种子为纸袋包装邮寄,常温保存,收种后当年播种;试验地为庐山植物园杜鹃繁殖温室,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成的环境温度见表2。 2 结果与讨论 种子萌发时间,出苗、成苗率及幼苗生长状况等详见表1。 2.1 不同因素对发芽速度的影响 2.1.1 种子萌发时间 从表1可以看出,2种基质对种子萌发速度影响不大,但不同的种间有一定差异。47个种从播种→种子萌发、萌发→子叶、子叶→真叶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3.98、9.53、15.42 d。种子萌发最快的是猩红杜鹃等,最慢为大树杜鹃;从萌发→子叶时间最短的是大白杜鹃,最长为红萼杜鹃;从子叶→真叶时间最短的是R.maximum,最长为朱红大杜鹃。种子萌发时间与耿玉英、Cox P A的报道一致,但快于张长芹等的报道;第一片子叶、真叶出现的时间大大地短于资料报道(均为文字表述,未见详细的数据)。 2.1.2 5.4.18播种的萌发 2004.5.3播种的13种杜鹃从播种→萌发、萌发→子叶、子叶→真叶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4.88、 9.35、 14.62 d; 2004.5.21播种的17种分别为12.24、 10.06、 17.00 d; 2005.4.18播种的17种分别为15.03、 9.18、 14.41 d。从表2可以看出,该亚属在平均温度20℃时,萌发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20℃时萌发速度减慢。2005.4.18播种气温偏低,种子萌发较慢;但从萌发→子叶、子叶→真叶时平均气温已上升到16.3~17.9℃,适宜于幼苗生长,故从萌发→子叶、子叶→真叶的时间较短。2004.05.21播种气温较高,种子萌发较快;但从萌发→子叶、 子叶→真叶时气温平均达19.2~22.5℃,不利于幼苗生长,故所需时间反而较长,这一结果以杜鹃喜冷凉环境的生态习性一致。 2.1.3 不同品种对第一片真叶的平均时间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材料较多的4个亚组中,由播种至第一片真叶出现的平均时间以云锦杜鹃亚组最短,长序杜鹃亚组最长,银叶杜鹃亚组、露珠杜鹃亚组居中。 2.2 不同因素对种子产量、成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2.1 种子引发的影响 该亚属杜鹃的出苗率以“腐殖土”基质为高,而成苗率、幼苗生长以“腐殖土+苔藓”基质为好(见表3)。 常绿杜鹃亚属性喜冷凉阴湿环境,多自然分布于中高山林下、灌丛及山涧溪流旁等阴湿地带。“腐殖土”基质种子紧贴土壤,萌发时不易失水,故出苗率高;但外露的土壤表层易板结,不利于保水保湿和幼苗生根生长,且易引发猝倒病(Rhizoctonia solani),故成苗率反而较低(平均死苗率高达21.02%)。“腐殖土+苔藓”基质种子多附于苔藓上,种子萌动时苔藓尚未完全扎根成活,新生幼苗易失水死亡,故出苗率略低;但随着苔藓成活、铺展,保水保湿性增强,幼苗后期生长良好,病虫害少,死苗率低(仅9.41%),成苗率较高(见图1)。 以当地的云锦杜鹃为材料,采用不同苔藓、遮光度、储藏时间及苗床的播种试验发现:①不同的苔藓对杜鹃育苗效果影响较大。大灰藓等羽状分枝匍匐型苔藓质地柔软,覆盖土表较快,吸水保湿性强,播种育苗的成苗率高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