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空的时空族群性,认同与音乐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时间和空间不是独立的对象,而是不可分割的。即空间因其必须至少有两个点才能存在,故不是一个纯粹的实体,而是与相关因素一起才能得到界定。点与点之间的运动构成了时间,同时也确立了空间。时间所跨越的并非是恒定的空间,而是时间与空间互因对方而构成,于是我们便可以这样来探讨时空问题。
传统上,现代社会理论对时间、而非空间更感兴趣,因为时间被理解为动态的社会变化的场域,而空间被看作是静态的,仅被历史的运动所穿越。然而,1970年代以来,在文化理论界,人们对空间问题的兴趣日益增长,尤其受益于是福柯的理论,即空间系由话语、权力和规训构筑而成。空间被理解为社会因素的产物,而社会本身亦由空间构成。因此,空间实际上系由隐含在权力和象征体系中的一系列动态过程构筑而成。
Chris Barker 《SAGE文化研究辞典》
2004:186
一、 流的音乐体裁—音乐人类学中的文化地理学话语书写
虽然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但是音乐里充满了地理空间概念和想象。音乐怎样给予我们地域感?按当今英国社会学大师吉登斯的说法(1990,转引Martin Stokes, 《族群性,认同与音乐:音乐的地域构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地域(place),或地点(locale)“指社会活动具体的地理背景”。他还指出,现代性一个明显的结果是“幻觉般地”将空间从地域中分离出来,因为地域已被“远离它们的社会力量所完全渗透,并按这种力量来塑造自己”。这一错位要求一种摆脱焦虑的重新定位过程,或者用吉登斯的措辞“重新植入”(reembedding)。在我们“重新定位”的无数种方法中,音乐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音乐事件——从集体舞蹈到播放卡带或CD——唤起并组织集体记忆,展现地域的经历,其强度、力量和简单是任何其他社会活动所无法比拟的。通过音乐构筑的“地域”,涉及差异和社会界限的概念。地域也构成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的等级。
兴起于1980年代的世界音乐,某种意义上正是一种地理空间的音乐写作,也表现出上述这样的特点,其“世界”的定语顾名思义以地理范畴界定,正如《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2006版)所下最新定义:
(世界音乐是)结合来自非洲、东欧、亚洲、南美和中美、加勒比以及非主流的西方民间音乐的多种风格的音乐体裁。最初杜撰该名称主要是对1980年代英美发行的非英语的音像制品的激增的一个回应,但是到1990年代初,世界音乐已经成为真正的音乐体裁,成为西方流行音乐日益混合的音响的对应乐种。起初,非洲音乐就等同于世界音乐……至21世纪,世界音乐更加无所不包:既有巴基斯坦歌手努斯拉特·法泰·阿里·汗的歌唱,法国组合“吉卜赛王”的流行弗拉明戈舞曲,也有用最新水准的节奏编程的融合少数族裔人声的 “氛围-全球”(ambient-global)音乐。
世界音乐的上述定义开宗明义的关键词是“结合……多种风格的音乐体裁”,上述所举例子里隐含着不同层次的地理空间,一个国家的传统与现代空间(如巴基斯坦),一个大洲的空间(非洲),跨地区的空间(法国、吉卜赛和西班牙),跨族群的想象空间(“氛围-全球”音乐)。
研究世界音乐的主要学科称作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亦译“民族音乐学”),该学科的书写风格(即语言学里的“文体”,英文为style)历来弥漫着文化地理学的范畴与意象。在评述手头这本《牛津百科系列:世界音乐》(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北京外研社汉英双语版,即出)之前,有必要对世界音乐的这一母学科的背景,尤其是其中的文化地理学书写的倾向,做一概要式的综述。
对世界音乐的记录和描绘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1533~1592) 1580年的文章“食人的蛮族部落”(见其《散文集》),这也许是现代欧洲第一篇关于世界音乐的民族志记载, 评述了巴西(当时是法国殖民地)里约热内卢海湾一小岛上美洲土著的歌曲, 材料来自加尔文派传教士莱维 (Jean de Lévy,参见本书第一章)1578年的记述。而最早杜撰“世界音乐”这一名称的是德国博物学家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 的巨著《世界音乐》(Musurgi-auniversalis,1650)。基歇尔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充满了科学好奇心和神秘性, 其目的是汇聚一个音乐活动的世界。如同收集、展览古玩那样展示音乐珍奇,结合美洲土著及各国的音乐资料,展示各民族地区的仪式舞、乐器图像、音程表、记谱、音阶结构的数学图表,表现出以普同主义概括世界音乐的意图。
欧洲人研究世界音乐, 其理论依据则源自于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主将之一、百科全书派的领袖卢梭等编撰的《音乐辞典》(1768)反映了18世纪的这种时代精神。该辞典系统地使用了世界音乐的材料和话语, 目的是完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