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保健饮料的研究进展
自古以来,中医就有“病易前防”的习惯。《内经》引入了“病易预防”的概念,强调“病易预防”。现代医学模式也已转变为:健康应做到有病早治, 无病早防, 讲究合理营养, 自我保健……尤其随着近年来传染病及疑难病的不断出现, 医疗体制的改革, 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消费者对待疾病的态度逐渐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移, 保健观念越来越被人们认同。由于化学药的不良反应及其原料药的价格昂贵, 加上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思潮兴起等原因, 当前中国保健品市场中药类保健品逐渐成为新宠, 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中草药料正日益受到青睐。近年来, 我国保健类饮料发展势头迅猛, 许多研究机构、企业都在研发、生产保健类功能饮料, 笔者通过查阅近10年来的大量文献, 对其类型、组方选方机制、功能定位、制作工艺、开发前景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以期能对致力于中药保健饮料开发的研究工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中药保健饮料
中药保健饮料较早以药酒的形式出现, 又称“酒剂”, 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种类繁多, 仅祛风散寒除湿类药酒就有几百种, 目前中药保健饮料研制有茶、果汁饮料、固体饮料、奶制品、乳制品等种类, 以前3种研究居多。
1.1 复合保健茶
茶饮料发展起步较晚, 目前市场上除了以传统茶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饮料外, 还出现了其他具有特殊风味和特定保健功能的药草茶饮料, 如甜茶饮料、苦丁茶饮料、绞股蓝茶饮料、姜茶饮料、苏叶茶、桑叶茶、枇杷叶茶、柳叶茶、菊花茶、刺五加茶、蒲公英茶等茶饮料。
复合保健茶, 就是将茶叶与其他有着保健功能的天然植物混合加工制作成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饮料。近年来在复合保健茶的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如龚美珍以鱼腥草、菊花和中低档乌龙茶为原料, 研制成鱼腥草保健茶。翟玮玮以葛根、马齿苋、绿茶等为原料制成一种特别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消渴保健茶饮料。张小燕以菊花、金银花、夏枯草、胖大海和茶叶研制出天然消暑凉茶系列保健饮料。杨春城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以金银花、菊花、葛根、茉莉花茶4种原料 (按50倍水浸提计) , 以金银花汁5%、菊花汁20%、葛根汁20%、茉莉花茶汁40%为最佳配比, 研制出具有清热解渴的保健茶饮料。杨远庆通过正交试验研制出贵州苦丁茶-杜仲叶-银杏叶-甘草最佳配合比例为30∶20∶20∶20的复合保健袋泡茶。范铮等采用微波加热萃取与酒精萃取的技术配制出菊花、枸杞、甘草、沙参、连翘5种纯中药的复合保健茶。
1.2 中药果汁饮料
果汁饮料几乎保留了原料原有的营养价值, 如高维生素、高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 不但营养价值高, 而且口感也好, 深得大众的青睐。中药果汁保健饮料多将其中药新鲜药用部位如桑椹、五味子等打浆研制成中药汁饮料或打浆后与水果汁复合配制成果汁饮料, 中药果汁保健饮料不仅具有其功效成分而且还保留了营养成分。吴天祥等通过醋酸发酵, 研制出鱼腥草、南瓜、刺梨这种果、蔬、药三者相混合的复合汁保健饮料。叶文峰等利用杜仲叶为主要原料, 添加适量新鲜苹果汁及其他辅料, 开发出口感优良、风味独特、质量稳定的果、药相混合的复合保健饮料。此外还有蒲公英和刺梨、杜仲和核桃、芦荟和菠萝、马齿苋和黄花梨、薏米和苹果汁、山楂和苹果汁等复合饮料。
1.3 复合中药固体饮料的研究
固体饮料是指以糖、食品添加剂、果汁或植物提取物等为原料, 加工制成含水量不高于5%的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 经冲水溶解后饮用的食品。固体饮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携带方便、易冲即饮, 市场上已出现的有山楂、红枣、杜仲、葛根、蒲公英、螺旋藻、枸杞等单味中药固体保健饮料, 复合中药固体饮料的研究将是近期研究的热点, 如孙云霞等选用薏苡仁、决明子、酸枣仁、山楂, 以食用中药37%, 可可奶粉24%, 砂糖36%, 食品添加剂3%研制出一种具有可可香型、低糖无酸的类咖啡固体保健饮料。 陈美珍等采用蛋白酶水解和乙醇提取茯苓和山药的方法, 加入20%脱脂大豆粉, 0.4%抗坏血酸钙, 少量维生素B1、B2和0.3%CMC, 10%麦芽糊精以及适量的调味剂, 研制出一种老年人固体保健型饮料。张宝善等以枸杞干果和沙棘为原料, 经取汁、澄清、浓缩、调配和离心喷雾干燥等工艺生产出复合固体饮料。
2 对中医药物组成的认识
目前市场较为广泛的品种多数由几味药简单组合或者临床常用处方研制而成, 其中以消除疲劳的机制研究居多。总体来说, 许多中药保健饮料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且研究较少, 应在组方选方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中医认为疲劳是由于五劳七伤致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在各脏腑中, “肾藏精, 主骨生髓, 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四肢肌肉;“心主神明血脉”;三者对疲劳的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