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的外蒙古问题熊希龄与热河蒙防.docxVIP

辛亥革命时期的外蒙古问题熊希龄与热河蒙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时期的外蒙古问题熊希龄与热河蒙防 1. 被动借贷、受占多线 1913年1月,熊锡龄拒绝向北京政府申请资金的要求后,与保商银行签署了贷款100万元的合同。熊希龄不仅向国内银行借款,还向外国银行借款,在唐绍仪内阁担任财政总长时,熊希龄因主张对外国银行团提出的监督财政及裁军等借款的附加政治条件采取灵活的立场,遭到舆论的猛烈抨击,但面对叛军频扣边关,对国土安宁造成极大威胁时,熊希龄无所顾忌,再次主动向外国银行借款,如他先后派员同法办瑞记洋行会商,向该行借款100万元。此举未果,又向日本咪也银行提出借款五万,因他未能久任其位,亦半途而废。除上述银行外,熊希龄还派代表同德商贺尔飞接触,并于7月22日签订了借款一千万马克的正式合同。这次借款的缘起是,熊希龄为筹集蒙防经费,一再向北京政府要求拨给500万元公债票,后袁世凯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公债票要售出后,才能变为现钱,当时上海有位巨商,愿以房产作抵,承销这笔公债,但熊希龄考虑这些房产要出售仍须俟以时日,不能应急,遂作罢。正巧熊希龄在沪的代表与贺尔飞接上头,贺提出的条件甚合熊意,即折扣为95,其中六分之一的款额必须用于购买德国的军火枪械。双方谈判后,变为借款一千万马克,除金额及性质有所变化外,其他合同条件依旧。根据合同,自合同签订后二周,贺尔飞即应交付部分款额,这些钱款对热河防卫是极为急需的。 2. 熊希龄:改革了现行的国务经营 为整顿重建热河的财政,除借款外,熊希龄还采取了不少办法,创办银行,即其中之一,熊希龄精通财政,对于银行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十分了解。他指出:“今日国家财政救危之策,以银行为第一急务……”。在热河都统任上,他即着手筹建热河银行,他向法瑞记银行和日本咪也银行借款都是为了给热河银行筹资。 银行没有办成,熊希龄又希望通过整顿盐务,来改善热河的财政状况。在熊任都统前,热河的盐务弊病甚多,漏卮极大。“详查各盐局的积弊极深,公款尽归中饱”。据统计,民国元年热河全境实收盐课银仅31758两,若改官运的话,则应收课银23万余两,几为实收银的7倍。因此,熊希龄“到任之日,即切实筹划,力谋进行。”但财政部不但不支持他的改革行动,相反拒不拨给官运成本以为掣肘,几经交涉,均无成效。熊希龄只得提用保商银行借款中的20万作为官运成本,使盐务改革遇到的首要难题得以顺利解决。 此外,他还大力整顿税收,认真堵塞漏卮,要求所有随缺地租及钱粮平余均应滴涓归公,尽征尽解。 3. 被救助者为越界兵人 熊希龄发动地方绅商,为平叛集资捐款,也收到一定效果,如朝阳、建平、建昌、阜新等县的民间捐款可购买快枪6000支、子弹120万粒。 正是由于熊希龄多方筹款,从而为热河的蒙防打下了一定的财政基础。有了钱,客军很快调入热河,热河防军得以扩编,部队的武器装备得到一定的更新,热河的防卫力量也较前加强。 为平定叛军对内蒙东部的窜犯进攻,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和安宁,在筹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熊希龄在军事上作了大量的准备,随后又运筹帷幄,指挥热河主客各军,为粉碎叛军的进攻,作出了贡献。 热河境内原有防军6000人,和叛军相比毫无优势,特别是热河地广人稀,而叛军为善马之骑兵,飘忽靡常,东击西逃,此防彼窜,更难防卫。防军的军事素质较差,“查边防各军,热河陆军未经战阵,防营缉捕公勤,不过小股械斗,其余各军或勇气有余、智略不足;或成军未久,训练不精”,甚至有“不知枪准为何用”者,军官“均不知包抄”。军纪也极差,“战斗力毫无可恃,加以将惰兵骄,沿途骚扰,名为保民,适以殃民,名为护蒙,适以乱蒙,名为清匪,适以招匪”。一些防军遇敌即溃,甚至未遇亦溃。如驻经棚之京旗步兵200人,4月闻叛军窜至贝子庙,“万分恐怯,于本月九号自行哗溃”,“大王庙驻兵闻匪而逃,毫未交战”。据此可见,摆在熊希龄面前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为了重建热河的防卫力量,熊希龄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1. 以诚感化救热 热河的防军人数既乏,调入客军乃加强防卫的首要办法。熊希龄曾多次奏请北京政府及直隶都督抽调军队援热,但各地军阀拥兵自重,视兵加命,不愿轻易援热,以至北京“已经饬令某某军队援热”的电文常常成为一纸空文,熊希龄只能凭籍自己的努力,以诚感人,调入客军。如他在得到北京政府的同意后,一再说服两淮米占元部赴热御敌,在一个月内,劝驾电文即近百份之多,真正做到了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终于说服米占元同意赴热。其它客军的调入,都让熊希龄磨过一阵子嘴皮,显见其用心之良苦。 2. 编兵改造军,增编部队 扩编军队是熊希龄为加强热河的防卫力量采取的另一措施。热河的防军增编了两个营,即一个骑兵营,一个步兵营,招募乡警400名,原来还拟抽调部分警察,训练后编营,因兵敷使用遂罢。除防军外,毅军米振标部也禀准军统姜桂题,招骑兵二营。 3. 创办热训团练 民团虽非正规军队,却有军队所不及的作用,熊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