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有限空间内4G监测分站设计与研究
?
?
陈旭
(安徽理工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0 引言
有限空间广泛存在于工贸行业与城市市政工作中,在冶金、化工、机械、城市地下空间等领域较为普遍。有限空间环境出入口狭窄、通风情况差,容易造成毒害物质积聚,对有限空间环境内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在城市管道内的有机物积聚容易产生大量可燃性气体,空间温度过高可能有燃爆风险。监测分站作为监测系统中的枢纽,需要具备大带宽、低延时、数据链路稳定等核心功能。现如今,监测系统朝着多参数多传感器方向发展,一个监测分站需要同时接入数个传感器产生的数据量十分庞大,且系统实现实时在线监测的功能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4G监测分站采用有线结合无线的通讯方式搭配无线传感器兼顾远、中、近距离通讯,模块化设计,满足各类监测系统需求。
近年来,随着通信、算法、传感器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应用于各类工程中的状态环境监测系统层出不穷,监测系统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从有线通信、监测量单一及智能化程度低的单参数监测系统转向无线化、智能化、多参数化的多参数监测系统。其中,作为传感器层与上位机联系的枢纽,监测分站在监测系统中占据重要角色。本文主要设计一款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多模监测分站,采用无线与有线结合的通讯方式,包括网口与4G结合的通讯方式,通过上述通讯方式采集各类传感器信号,具有采集、传输、显示、储存等功能,能够在有限空间环境内的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工程监测等方面使用,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与适用范围。
1 有限空间监测系统
有限空间监测系统由上位机、交换机、监测分站与传感器组成如图1所示,监测分站主要从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数据并将数据通过交换机传输到上位机,同时将采集到的数据显示到监测分站的LCD屏中,完成有限空间环境参数的采集与传输。由于在线监测系统要求的数据连续性,监测分站通过利用闪存芯片将数据储存的方式以保证数据不丢失。
图1 监测系统结构图
由于有限空间内作业环境复杂,有限空间内的有线通信易受如强腐蚀性、施工环境影响导致数据丢失,且维护成本高,分站采用4G无线通信技术,无需布设通信电缆,成本大幅降低,且维护方便可随时更换位置,避免线缆损坏,极大降低了数据断联风险。搭配可携带的4G传感器,在各类管道、地下道、船舱、罐体等狭窄作业环境下由作业人员携带,通过监测系统对作业人员周边环境的毒害气体、氧气浓度、温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为监控人员提供实时在线数据,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降低有限空间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风险。
2 监测分站硬件设计
如图2所示,监测分站主要由主控芯片模块、数据储存模块、4G模块、串口转TCP/IP模块、光电转换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组成。主控芯片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103RCT6,控制其他各模块的工作。储存模块通过一路SPI总线与分站通过4G模块采集接收传感器模块的监测数据,接着数据被转存在数据储存模块中,再经由串口转TCP/IP模块发送至交换机中,光电转换模块支持分站与交换机之间远距离传输信息,上位机通过实时监听收集整理分站数据。
图2 监测分站硬件框图
2.1 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采用STM32F103RCT6作为主控芯片,该芯片成本低廉、可用资源多、具备高性能处理能力,搭配嵌入式软件开发,拓展性强。
2.2 数据储存模块
考虑到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内,数据需要技术储存避免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如图3所示,分站采用储存容量为W25Q128芯片作为闪存芯片,该芯片理论上可进行数十万次擦写,且数据储存时间长达20年,该芯片通过SPI总线与主控芯片连接,储存空间为16M字节的数据,传输速率最大为75MHz,采用四线制接入主控芯片中,节约芯片资源,且支持JEDEC工业标准。搭配主控芯片实现储存传感器数据的功能,保障通信质量差时数据的连续性。
图3 数据储存模块
2.3 4G模块
分站采用移远公司的EC20作为4G通信模块,最大下行速率与最大上行速率均满足系统要求,且能够向下兼容3G网络,集成多个工业标准接口,满足系统对于数据速率和可靠性的要求。4G模块通过USRT1串口与主控芯片连接完成数据收发实现AT指令的传输。
2.4 串口转TCP/IP模块
如图4所示,主控模块通过串口从4G模块中采集数据,再通过串口转TCP/IP模块将串口ttl数据转换成网络数据,模块采用MJ-SOC01Tiny芯片设计串口转TCP/IP模块,该芯片采用ARM内核,具有工业级温度范围,支持网线直连自适应,能够自动获取IP,在工业应用中具有适配性、可靠性,开发难度较低。
图4 串口转TCP/IP模块
2.5 光电转换模块
由于网络电信号有效传输距离只有100m,在诸如隧道、煤矿、船舶等特殊有限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 VIP
- 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的主要区别.docx VIP
- 麦克维尔多联机安装说明书.pdf VIP
- Unit 2 Section B(1a-Project)课件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pptx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2 - DAG.pdf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1 - GraphTraversal.pdf VIP
- CH_T 7002-2018CN 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docx
- 生产现场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ppt VIP
- SMP-03-005-00 委托生产文件管理规程.pdf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0 - Union-Find.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