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种衣剂包衣方案的探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谷子种衣剂包衣方案的探讨 ? ? 张家齐,闫海燕,张海剑,石 洁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谷子(Setaria italic(L.)Beau)属于禾本科狗尾草属,在我国已有超过7 000 a的栽培历史[1]。谷子具有节水抗旱、耐贫瘠、耐储藏、粮饲兼用的特点[2],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重要的旱作植物[3],主要种植在我国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4]。目前,谷子的生产主要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5],最常见且主要危害谷子的病害有:白发病、黑穗病、锈病、谷瘟病和纹枯病[6],其中,因谷种表面带菌而导致的谷子黑穗病、白发病等病害更是发生频繁,严重影响了谷子的产量。选择适当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促进幼苗生长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7],而目前我国关于谷子种衣剂的相关研究还较少。 笔者通过对谷种表面带菌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谷子常见病害的情况设计了4种种衣剂包衣方案,以期筛选出高效、对植物和人安全的谷种包衣处理方案,解决因种子带菌而引起的谷子苗期病害问题,减少农药使用,提高谷子产量。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供试谷子种子为张杂谷3号。 供试种衣剂为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金阿普隆,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敌委丹,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44%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根穗宝,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和6%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立克秀,拜耳作物科学)。 1.2 方法 1.2.1 谷种表面真菌种类分析 随机选取未包衣种子100粒,分别均匀接种在PDA培养基中,每皿20粒,密封。在光照12 h/d的25℃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肉眼观察培养基上种子表面真菌发生情况,挑取每皿中形态不同的菌落进行分离、纯化,备用,同时记录分离到的不同真菌的数量。将分离到的各种真菌转移到PDA培养基进行纯化、转管、保存、镜检。根据真菌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参考有关工具书和资料鉴定真菌种类[8-9]。对于形态学无法确定种类的真菌,采用改良CTAB法[10]提取DNA,采用WHITE等[11]设计的真核生物核糖体DNA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菌株rDNA-ITS区段,PCR产物直接送交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该菌的分类地位。统计各处理中分离到的不同真菌的分离频率。 1.2.2 谷种包衣方案的设计 根据种子表面真菌的情况,并结合谷子常见病害发生情况设计了不同的种衣剂包衣方案(表1),将混配后的种衣剂与1 kg籽粒混匀,对种子包衣处理,以未包衣种子作为对照,评价不同种衣剂包衣方案对谷种的影响。 表1 谷种包衣处理方案 1.2.3 包衣方案对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按照GB/T 3543.4—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相关要求,谷子萌发试验选择纸床发芽,在光照12 h/d的25℃培养箱中培养,从试验开始的第4天起记录种子萌发的数量,到第10天结束,计算包衣种子和未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指数。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12]。在发芽试验结束时,每重复随机取幼苗20株,测量苗高(幼苗地上部高),测定20株苗总质量(幼苗地上部质量),3次重复。计算苗高(或苗质量)的活力指数。 式中,Gn为第n天发芽的种子数,Dn为相应的发芽天数;GI为发芽指数;S为一定时期内的苗高(或苗质量)[7]。 1.2.4 包衣对种子表面带菌率及真菌种类的影响 每个处理随机选取100粒种子,每处理3次重复,分别均匀接种在PDA培养基中,每皿20粒,密封,在光照12 h/d的25℃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肉眼观察培养基上种子表面真菌发生情况,并于第3~7天统计种子带菌率。同时按照1.2.1的方法对各处理后谷种表面带菌种类进行分析。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LSD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谷种表面真菌种类分析 未包衣谷种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茎点霉属(Phoma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zeae)、镰孢霉属(Fusarium sp.)和木霉属(Trichoderma sp.)真菌,具体分离频率如表2所示。其中,茎点霉属、平脐蠕孢属和镰孢霉属真菌属于寄生或兼性寄生菌,可以侵染种苗,会导致谷子苗期病害的发生,可以使用种衣剂进行防治。 表2 谷种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