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用有机肥对i-477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柳树是中国速生丰产树种之一。它是中国和平湖地区的重要纸浆树种和材料树种。随着杨树广泛运用和用材林地的减少,连作成为杨树人工林经营的必然措施。由于树种单一,兼之该树种特有的生物学特性,致使种植该树种地区地力衰退现象十分严重。有关土壤微生物区系与人工林地力衰退关系的研究,是学者们十分重视的问题。多代连栽的杉木、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都呈逐渐降低趋势,但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大都侧重于数量分布研究,而林木根系代谢活动较敏感区域-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则报道甚少。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根系一直和土壤紧密接触,形成了变异性大的土壤微区,此微区真菌、细菌、放线菌等极其活跃,使根际微生物的数量远远超过原土体。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对林木根部营养有着重要意义,对调节化感物质化感效应具有关键作用。土壤酶能催化土壤中复杂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供植物再利用,并且参与包括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在内的自然界物质循环。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是土壤酶的2个主要来源,植物根际环境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必然影响土壤酶活性。植物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根系而起作用的,这种影响即根际效应,可以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值表示。
施肥是杨树人工林经营中有效的地力维持技术,不同施肥类型对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以及所引起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对改善土壤肥力及指导维护杨树人工林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研究杨树人工林不同施肥类型林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揭示施肥对林地土壤微生物根际效应的影响,从而为防止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改良土壤性质、制订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参考。
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宁阳县高桥林场,北纬35°53′,东经116°50′,海拔78.9 m,属大陆性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 ℃,极端最高气温40.7 ℃,极端最低气温-19 ℃,大于0 ℃的平均积温为5 008.8 ℃;大于10 ℃的年平均积温4 493.3 ℃。年总辐射量527.12 kJ·cm-2。年均日照时间2 679.3 h,无霜期199 d。年降水量689.6 mm。
试验地位于河滩中部,土壤为粗沙质河潮土,颗粒较粗,保肥保水性差,地下水位5~8 m。试验地前茬为214杨,2002年采伐,2003年3月栽植I-107杨。造林后连续间作2年,间作物为花生和小麦,林地土壤管理水平中等。
试验材料为3年生I-107杨(Populus euramericana‘Neva’)人工林,株行距3 m×4 m,南北行向。林分生长均匀,平均高7.0 m,平均胸径8.3 cm,平均冠幅2.4 m。
2 样品采集和培养基
试验设置尿素(每株0.8 kg)、有机肥(每株风干猪圈肥5 kg)、生物菌肥(北京牧禾生物菌肥制剂,每株24 g)3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随机区组设计,15株小区,6次重复,小区之间设置2行保护行。以树干基部为中心,半径30 cm、挖宽20 cm、深40 cm的环状沟:有机肥直接埋入;尿素拌土后埋入;生物菌肥制剂兑水5 kg后浇灌;封穴后灌溉。2005年6月底施肥。
土壤取样:2005年10月初采土样。在小区内机械抽取6株样木,距树干基部0.5 m呈梅花形分布挖取根系周围0~20 cm、20~40 cm土样,分层充分混合后作为非根际土壤样品。同时采集各层直径小于0.2~0.5 cm细根上粘附的土壤,分层充分混合作为根际土壤。供微生物分析的鲜土样装入已消毒过的密封塑料袋,带入实验室。用于土壤酶活性测定的土壤经风干后,过1 mm筛。
样品分析: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2)测定。真菌采用平板法,PDA培养基;放线菌采用平板法,改良高氏1号培养基。氨化细菌采用平板培养法,牛肉汁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亚硝酸细菌采用稀释法,改良的斯蒂芬逊;硝酸细菌采用稀释法,培养基1;好气性自生固氮菌采用平板法,改良的阿须贝(Ashby)无氮琼脂培养基;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采用平板法,赫奇氏逊培养基;芳香族化合物分解菌采用稀释法,培养基2;磷细菌采用稀释法,磷脂培养基。土壤pH值测定采用便携式pH计,水土质量比5∶1。
3 结果与分析
3.1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施肥对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根际效应有着明显的影响。不同施肥类型对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根际效应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从表1可以看出:施尿素、有机肥和菌肥林地与对照相比无论在根际还是非根际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总量,根际土壤依次增长35.5%、55.0%、52.0%,非根际土壤依次增长33.8%、221.3%、59.6%,经方差分
析检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笔字实用教程(汉字书写技能训练)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兵棋推演中的智能决策技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探索与应用.docx VIP
-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帮助手册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docx VIP
- 120万吨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初中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1.9 最值问题-利用垂线段、旋转求最值 课件.pptx VIP
- 芳烃部工艺简介.pdf VIP
- 4.2《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CB_T 3253-2013 船用柴油机技术条件.pdf VIP
- 课程与教学论全套教学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