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方城橄榄石捕虏晶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形成过程.docxVIP

山东方城橄榄石捕虏晶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形成过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方城橄榄石捕虏晶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地幔矿(如橄榄石)是古代克拉通地区金伯禄岩中常见的矿质岩[1.3]。然而,这些矿物捕获晶体很少出现在地幔源的玄武岩中,尤其是不清楚在中国北方克拉通内部的现代玄武岩中。这些玄武岩中包含许多地幔刺槐岩的囚犯。在研究中国北方中生代玄武岩时,在山东省方城市橄榄树玄武岩中发现了地幔刺槐岩的雕刻碎片。该项目的目的是报道这些橄榄岩及其形成过程,并研究该区域中生代岩圈地幔的特征、形成过程和照明。 1 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方城玄武岩分布在山东省费县县城以东的方城地区, 即中生代沉积断陷盆地中, 距郯庐断裂带以西约70 km.该区玄武岩属中生代青山组火山岩的一部分, 其形成时代为125 Ma.玄武岩为暗绿色, 斑状结构和块状构造.根据岩石化学成分可以划分为碱性玄武岩和橄榄拉斑玄武岩.玄武岩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已报道.方城玄武岩中含有一定量的尖晶石相超镁铁岩捕虏体, 大小多在1~8 cm之间, 主要为单斜辉石, 含少量橄榄石、尖晶石和斜长石, 即为橄榄单斜辉石岩. 橄榄石捕虏晶出现在橄榄拉斑玄武岩中 (图1) 含量很少, 约1%, 故不易发现.橄榄石捕虏晶多呈浑圆状, 少数具熔蚀港湾 (图1) , 颗粒小 (1 mm) , 一般多在300~800μm.橄榄石捕虏晶皆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 (见分析结果) , 在背散射电子像图上表现为中心部分颜色深 (富镁) , 边缘部分颜色浅 (富铁) , 中心和边缘部分的宽度因颗粒而异.橄榄石斑晶多为半自形, 含量较高 (约占5%) , 颗粒较粗 (多在1~2 mm之间) , 无明显环带结构.基质中的橄榄石为它形晶, 颗粒细小, 多小于200μm. 2 其他岩石学指标 玄武岩制成标准的探针片, 橄榄石的主量元素含量在镀碳薄片上利用电子探针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Cameca SX50仪器上直接测定的.测试电压为15 k V, 电流20 n A.测试结果见表1 橄榄石捕虏晶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环带 (表1和图2) .中心部分具有较高的Mg O, Ni O, Cr2O3, Si O2含量和相应较低的Fe O, Mn O含量 (表1) .其Mg# (87.2~90.7) 类似于山东山旺和栖霞新生代玄武岩所携带的橄榄岩捕虏体中橄榄石和河南鹤壁新生代玄武岩所携带的低Mg#橄榄岩捕虏体中橄榄石 (图2) 橄榄石捕虏晶从中心到边缘Mg O, Ni O, Cr2O3和Si O2含量降低, 而Fe O和Mn O含量升高.其中间部分的Mg#落入方城玄武岩携带的橄榄单斜辉石岩捕虏体中橄榄石的组成范围内.捕虏晶橄榄石边缘部分具有较宽的组成变化范围 (Mg#=76.8~83.9) , 其中部分橄榄石具有很低的Mg#, 接近于橄榄石斑晶的Mg#.橄榄石斑晶不具明显化学成分环带 (表1) , 其中心到边缘的Mg#变化不超过2%.橄榄石斑晶的Mg#低, 皆80 (75.7~79.0) , Mn O含量较高 (0.22~0.40) (表1和图2) .基质中的橄榄石具有很低的Mg#, 多在72~73之间, 个别甚至低至68.8, Mn O含量很高 (0.50~0.71) . 3 讨论 3.1 橄榄石捕虏晶特征 具环带结构橄榄石中心部分的Mg#接近于山东山旺和栖霞新生代玄武岩所携带橄榄岩捕虏体中的橄榄石和河南鹤壁新生代玄武岩所携带的低Mg#橄榄岩捕虏体中橄榄石(图2) , 而其边缘部分的Mg#接近于玄武岩中基本无环带结构、颗粒较大、晶型较好的橄榄石斑晶, 这些特征皆说明这些具有环带结构的橄榄石是捕虏晶, 而不是玄武岩早期结晶的斑晶.橄榄石捕虏晶中心部分的Mg#明显高于方城玄武岩携带的橄榄单斜辉石岩捕虏体中的橄榄石 (图2) 表明这些橄榄石捕虏晶不是地幔橄榄单斜辉石岩的解体矿物, 而应该是地幔橄榄岩的解体矿物.因此, 这些橄榄石捕虏晶能够提供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性质及其演化的一些信息. 3.2 矿物-岩浆反应和岩 橄榄石具有如此明显的环带结构还是不多见的这些环带状结构可能是在地幔橄榄石被寄主玄武岩捕获后与玄武岩反应形成的.当高温 (≥1200℃) 的玄武岩浆捕获橄榄石后, 由于橄榄石捕虏晶与寄主玄武岩化学组成的不平衡, 致使橄榄石捕虏晶受溶蚀并与岩浆发生反应, 这也可能是橄榄石捕虏晶颗粒相对较小的原因.反应的结果使得橄榄石边缘部分逐渐与寄主玄武岩的化学成分趋于一致.即边部的化学组成接近于从玄武浆岩中直接结晶出来的斑晶的组成.这种矿物-岩浆反应可能是直接以固态扩散 (即Mg-Fe交换) 的形式进行的: (Mg, Fe)2Si O4(镁橄榄石) +熔体 (原始岩浆) = (Mg, Fe)2Si O4(贵橄榄石) +熔体 (演化岩浆) . 当岩浆温度 (和压力) 降低到一定值时, 如喷出地表, 这种矿物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