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贵州民族关系考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阳明与贵州民族关系考述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心学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而且影响后世,波及海外,至今仍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明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任兵部主事时,因上疏营救南京科道员戴铣等,被宦官刘瑾陷害,廷杖四十下狱,同年十二月谪为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三年(1508)三月,王阳明到达贵州,正德五年(1510)初复升任庐陵(今江西吉安)知县,前后谪居贵州仅三个年头不到两年时间,但他却在贵州悟道于龙场,建立了其心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又创办龙岗书院,主讲贵阳文明书院,大力传播儒家文化,宣传其心学思想,培育了大批黔中“夷汉”弟子,开创了一代学风。由此,提高了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增强了贵州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从而与贵州少数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给贵州民族地区的文化学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话. 文县城内,开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为彝族土司奢香夫人所设,仅有“驿丞一名,吏一名,马二十三匹,铺陈二十三副。”值王阳明来时,其地仍处于万山丛中,蛇虺遍地,瘴疠流行,环境异常险恶,属贵州水西彝族土司安贵荣宣慰使的辖区。是时明廷对贵州采用土流并治之制,在贵州设置布政司(流官)和宣慰司(土官),选用少数民族的土著大姓作为土官,管辖本地区的各个民族。当时“贵州苗民(各少数民族)六十一部,安氏领四十九部(实为四十八部),长曰头目;宋氏领十二部,长曰马头。”世居水西(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以西地区)的彝族大姓安氏世袭贵州宣慰使,管辖水西和水外(水西的边缘地带)苗、彝、布依、仡佬等族四十八土目,为水西罗罗。据《水西安氏本末》载:“水西有四十八土目,安氏而外,沙、杨、潘、陆,皆倮罗裔也。其次为黑种;又其次仲家、仡佬、花苗、白苗、蔡家子、龙家子、六额子,皆役使于土目。”其辖地包括今大方、水城、六枝、纳雍、织金、黔西、金沙、毕节以及息烽、修文、清镇、平坝、普定等地。世居水东(鸭池河以东)的仡佬族大姓宋氏世袭贵州宣慰同知(副宣慰使),管辖水东、贵竹、洪边等“夷汉十二马头”,人称“洪边宋家”,其辖地包括今开阳、贵阳、龙里等地。宣慰司署设于贵阳,由安氏掌印,位在各宣慰使之上。据史籍记载,水西安氏自东汉初年即已进入贵州水西地区居住。其一世始主为“彝族六祖”之一的默系慕齐齐,至其十二世德阿施使部落称雄滇东北,故后世以其名“德施”称系。汉光武帝中晚年(公元36—57年),其二十世勿阿纳率部由云南会泽迁入贵州水西。至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其二十五世妥阿哲,汉文志书称为“济火”或“火济”者,“通道积粮以迎武侯。……武侯封为罗甸国王。”明洪武年间,其六十六世霭翠及夫人奢香归附明朝,被封为贵州宣慰使,明太祖赐其子陇弟姓安,史称安的。水西安姓由此始,“奢香死,霭翠子安的立子孙、遂以安为姓。”传至七十四世安贵荣(彝名“布局直罢”)袭任宣慰使职,屡从征助边,受到明廷嘉奖,又十分仰慕汉文化,有“好读书,史通大义”之誉。正德三年春,他闻王阳明远道从中原而至,在龙场生活非常艰苦,遂主动“使廪人馈粟,庖人馈肉,园人代薪水之劳”,以尽地主之谊。王阳明以“罪人何可以辱守士之大夫,惧不敢当”,以礼谢辞。这使安贵荣对王阳明非常敬慕,故又派人送来金帛、鞍马、柴、米、炭、鸡、鹅等物,“礼益隆,情益至”,使王阳明深为感动,看到盛情难却,接受了两石米和柴、炭、鸡、鹅等物,而将金帛、鞍马等悉数退回,并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与安宣慰》第一书,表示感谢。由此开始了王阳明与安贵荣的深厚交谊。从这以后,安贵荣视王阳明为师长,凡遇大事,都主动求教于王阳明。 正德二年,安贵荣曾从征香炉山(在今贵州凯里市西30里),平定了苗民叛乱,被朝廷加封为贵州布政司参政,但他嫌官小而怏怏不乐,欲上书朝廷请赏升职,但又犹豫不决。先是明朝廷在水西设军驿,安贵荣恶其据水西腹地,欲撤除龙场诸驿,但对此事亦无把握。闻王阳明在京任过兵部主事,遂于正德三年遣人至龙场以这两件事请教王阳明。王阳明为此写了《与安宣慰》第二书。信中强调:“凡朝廷制度,定自祖宗,后世守之,不可擅改。……使君之先,自汉、唐以来千几百年,土地人民未之或改,所以长久若此者,以能世守天子礼法,竭忠尽力,不敢分寸有所违。”并以严肃的态度分析了减驿的利害得失:“不然,使君之土地人民富且盛矣,朝廷悉取而郡县之,其谁以为不可?夫驿,可减也,亦可增也;驿可改也,宣慰司亦可革也。由此言之,殆甚有害,使君其未之思耶?”同时又指明了安贵荣希望奏功升职的愿望也是错误的:“所云奏功升职事,意亦如此。夫剗除寇盗以抚绥平良,亦守土之常职,今缕举以要赏,则朝廷平日之恩宠禄位,顾将欲以何为?……夫宣慰守土之官,故得以世有其土地人民;若参政,则流官矣,东西南北,惟天子所使。朝廷下方尺之檄,委使君以一职,或闽或蜀,其敢弗行乎?则方命之诛不旋踵而至,棒檄

文档评论(0)

187****7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